随着5G与千兆光网构建起数字经济网络底座,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新兴应用驱动数据洪流奔涌,全球光通信产业正加速驶向“万兆时代”。
“构建高品质全光运力底座”“推动‘万兆光网’规模部署”……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会场内外,万兆光网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工作”,明确要求“两年内实现重点城市万兆光网全覆盖,加速50G-PON技术产业化落地”。这一举措,不仅锚定了中国光通信产业从“双千兆”向“万兆”跃升的战略路径,更以政策牵引、技术攻坚、生态共建的“组合拳”,开启了全光底座赋能数字经济的新篇章。
作为中国光通信产业的国家队与拓荒者,烽火通信以50G-PON技术为锚点,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布局,从标准制定、技术攻坚到场景落地,全方位推动万兆光网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为中国数字经济筑牢全光底座。
国家使命:从光纤拓荒到万兆领航
1976年,烽火通信的前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拉出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自此点亮了我国光通信的“星星之火”。近半个世纪以来,从窄带PON到10G-PON,从千兆普及到万兆启航,烽火通信始终站在技术演进的最前沿,将自主创新的基因深植于产业土壤。
“万兆光网是‘东数西算’工程的血管,更是千行百业拥抱AI的坚实网络基座。”烽火通信宽带业务产出线总裁王志峰表示,“烽火通信通过技术标准引领、产业链协同和场景化创新,助力国家抢占万兆光网制高点。”
据介绍,烽火通信积极抢占50G-PON标准高地,深度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内行业标准制定:携手国内电信运营商等合作伙伴推动50G-PON在ITU-T成功立项;参与ITU-T G.9804.X系列50G-PON标准的讨论和制定;首次提出将SM4国密算法写入ITU-T国际标准……不仅如此,烽火通信联合全球运营商开展数十个万兆光网试点,彰显了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央企的使命担当。
技术筑基:攻坚克难实现技术自主创新
网络升级需要技术的创新迭代来支持。“‘万兆光网’这艘巨轮要扬帆起航,50G-PON作为重要引擎能提供澎湃动力。”王志峰如是说。
50G-PON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单波长速率提升至50Gbps,同时兼容EPON、GPON、10G EPON 、XGS-PON等多代技术,能为运营商提供平滑演进的部署路径。然而,高速率带来的信号衰减、功耗增加等问题,对光芯片性能与系统架构设计提出了极高要求。
面对挑战,王志峰表示:“烽火通信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在光芯片、多模共存方案及智能节能技术等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据他介绍,在光芯片方面,烽火自研50G-PON光模块核心芯片,具备高集成度、高隔离度、高性能“三高”特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其多模共存方案成功实现10G EPON/50G-PON与G/XG(S)/50G-PON双制式共存,通过“一平台兼容三代技术”的设计,显著降低运营商网络升级成本。不仅如此,烽火通信还引入AI技术,打造AI智能降耗方案,通过收集环境、端口流量、芯片模块板卡功耗实时数据,云网管平台进行智能能耗预测与分析,自动生成从芯片到系统的三级节能策略,综合能耗降低15%。
方案赋能:FitAccess全光接入构建万兆时代
一通惠天下,万里尚为邻。在数字经济纵深发展的当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社会形态。2024年是我国万兆光网试点部署元年,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江苏、贵州等地相继印发地方政策文件,先行先试开展万兆光网技术应用试点工作,率先构建起万兆光网技术应用创新生态圈。在这场网络代际跃迁中,烽火通信FitAccess全光接入解决方案展现出独特技术优势。
借助50G-PON技术,烽火通信FitAccess全光接入解决方案实现由千兆向万兆的无缝升级,以超低时延、智能运维、安全可信为核心。烽火通信联合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了多场景试点验证,构建万兆时代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在湖北,全球首个10G-PON与50G-PON COMBO系统验证了现网平滑升级的可行性;在山东,50G-PON工业应用场景中完美支撑4K视频监控并发传输,时延稳定低于1毫秒;在雄安,智慧校园试点通过50G-PON+Wi-Fi 7技术,实现了万兆课堂直播与VR教学的创新应用。UMC智能云化网管通过AI算法实现光链路质量预测与故障秒级定位,使运维成本下降35%。在安全方面,烽火通信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国产化设计,结合国密算法与端到端切片隔离技术,为金融、政务等高安全场景提供了可靠保障。
这些应用实践不仅验证了50G-PON的技术成熟度,更为今后规模商用铺平了道路。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光芯片技术快速提升,20个省份已启动万兆终端补贴计划,光网络体系用户迅速增长。烽火通信积极探索前沿光通信技术,其FitAccess全光接入解决方案为推广大规模商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