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第十一次电力电缆运行经验交流会”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科研院校、制造企业的近500名领导、专家、学者,齐聚珠海德瀚大酒店,对近年来电网运行中的电力电缆在运维管理、规划设计、工程生产验收、运检智能化、电缆通道安全性以及故障定位分析等方面的发展趋势、热点难点等多方位进行技术交流研讨。
在两天的交流会上,浙江晨光电缆携带院士工作站最新研发的110kV复合平滑铝套电缆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公司技术副总、院士工作站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金元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分会场作“110kV复合平滑铝套电缆关键制作工艺设计”学术讲座,并获优秀论文表彰。金总的讲解过程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对研发的新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专家们表示,平滑铝套电缆结构中的半导电缓冲层与铝套内表面整体紧密接触后电场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在绝缘屏蔽表面产生电腐蚀现象,可以有效确保电缆安全运行;首次实现了铝套焊接和外护套挤出连续生产,提高了缓冲层结构的紧密度,产品外径小,与同规格皱纹铝套电缆相比,不仅制造成本低,而且还提高了载流量,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针对平滑铝套性能的研究,国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国内由于敷设环境以及条件的限制,几乎全部采用皱纹铝套结构。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内电缆的敷设环境以及施工设备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给平滑铝套电缆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国内对于平滑铝套电缆的应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晨光电缆院士工作站在邱爱慈院士的指导下,率先研发成功平滑铝套电缆并已在国内多家供电公司得到应用。通过这次全国性的学术讲座及展示,我们相信,未来3-5年,平滑铝套电缆的应用将是一种新的崛起。
浙江晨光电缆院士工作站组建于2011年,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获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称号。已获省、市科学技术奖10多项,承担国家级及省级重大项目5项,获专利106项,其中15项发明专利。解决了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在国家级期刊及全国性电缆专业学术会上发表了30多篇学术论文。
优秀科技成果的取得是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敬业奉献的结果,在晨光电缆公司董事长朱水良的高度重视和邱爱慈院士的指导下,技术研发团队将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方面不断努力,积极开展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密切跟踪行业和市场动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及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研发,力争铸造更绿色、环保、智能的电缆精品,为晨光电缆打造成为行业知名创新型技术队伍而努力。
(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