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数智化加持,这家电缆生产“小巨人”打出稳增长“硬仗”

发布时间:2022/10/14 16:12:05 浏览次数:

近日,走进位于青羊区的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上千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仅有不到10名工人在忙碌作业。

现场,几名工作人员正紧张调试电线码垛机器人设备,将机器人和原有设备安装组成一条“二合一”生产线。“这样电线成圈、打包、码垛都可以自动完成,原本每条生产线必须配备两名工人,现在1个人就可同时操作两条生产线。”总工程师、技术制造中心总监乔恩介绍,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耽误工期,这些设备早已运转了起来。


1.jpg


成立于1995年的新蓉电缆,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防火电缆生产研发基地,平均一年生产防火耐火电线电缆超20万公里,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8月初,受高温限电影响,公司迎来了一场硬仗,虽然实行了阶段性错峰生产,产能也仅能达到平时的四分之一。9月初,疫情不期而至,公司开启“防疫泡泡”模式,97名员工驻守厂区闭环生产。

乔恩介绍,由于闭环的大多是一线生产人员,产能依旧维持在90%以上,但在材料和物流运输上还是遇到不少困难。封控期间,成都多个机电市场关闭,急需的原材料到处都买不到,为此只能求助于遂宁的供应商。对方也很给力,在当地买不到材料的情况下,驱车前往重庆采购,并及时送到公司,保障了两个重大项目订单按时交付。

生产车间堆满电缆电线产品“目前,我们距离年初设定的目标还有5%-10%的差距。”乔恩表示,9月19日正式复工之后,员工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全力进行突击生产,领导干部带头下到车间一线帮工促生产,以他所负责的技术生产岗位为例,以前每天去车间两次,现在一天至少去四次,跟踪生产进度,检查当天设定的目标是否完成。同时,发货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复工后每日出货量相较疫情前增长了40%左右。

除此之外,新蓉电缆也在持续进行设备更新换代。例如,通过更新倍绞机设备,将原本电缆的生产速度提升了3倍;引进LED辐照交联技术代替传统的温水交联,使交联电缆生产效率提升2倍多。“按照现在的进度,还是有希望完成全年目标的。”乔恩说道。

在他看来,不仅是所有人铆足干劲追赶工期,智能化设备的助力更是传统制造企业提升效率的关键。“由于电缆的重量较大,要实现整个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还比较困难,但局部智能化已经在推进过程中。按照规划,下一步公司还将启动智能制造车间的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沪B2-20240342

备案号: 沪ICP备05040613号-4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认证

中国电线电缆网及上海电缆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2011 SECRI and China Wire & Cable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