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农民子弟出身的企业家,陈剑平带领华东电缆从无到有,走出来一条坚韧不拔的创业道路。他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时刻以一名人大代表和共产党员身份严格律己。他经常对员工讲到,“助农致富”是一条反哺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是一条先富帮后富,携手奔小康的实践之路;同时也是一条勇担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心之路。华东电缆一定要深入贯彻报告精神,同时要把华东电缆的品牌、渠道等方面的经验和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全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体现华东担当。
新一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力不断减弱,又因市场环境的因素导致修武县大量蔬菜等农副产品滞销。得到这个消息后,修武县人大代表、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剑平立即召开会议,将助农帮农活动作为公司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开展,同时委派公司副总裁雷义红前往王屯乡东黄村聚龙蔬菜协会会长王具才对接蔬菜销售工作。
首家助农联络站 让菜农有了企业“娘家人”
“我们要建立修武县首家助农联络站,一定要将助农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长期进行,要把农民的事当作我们自己的事去着想,最大限度解决菜农销售难题。”这是陈剑平在公司11月份党建主题活动上的要求。
河南华东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的所在地王屯乡是农业乡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有白菜、萝卜以及大葱等作物。往年10月份,该乡各村的蔬菜都开始陆续向郑州、河北、山西等地销售。今年疫情袭来,外加天气渐冷,王屯乡几个村上千亩的蔬菜销售成了菜农们的“难心事”,仅东黄村就有200万斤的白菜没有销路。小小的菜篮子关系着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11月19日,陈剑平委派公司副总裁雷义红以11月份党员活动日为载体,开展“党员消费助农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并与王屯乡聚龙蔬菜协会会长王具才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为修武县首家助农联络站揭牌。今后,陈剑平将以助农联络站为支点,以人大代表身份为己任,充分发挥企业家优势,化身蔬菜“推销员”、“推广员”,为菜农撬动更大、更广的销售渠道,同时公司餐厅用菜将直接从联络站购买,减少中间销售、运输环节,实现双方互惠互利模式,最大限度保障菜农利益。活动当天,华东的电缆就帮助菜农共计采购萝卜、白菜、辣椒、紫甘蓝等滞销农产品 15000 余斤。
媒体+政府+企业 多措并举助农销售
为了让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到助农行动中。11月28日,陈剑平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联系大象新闻、大象帮开展“直播助农”媒体行动,采取“媒体+政府+企业”形式,帮助菜农王具才解决蔬菜销售难题。
尽管陈剑平无法赶到现场参加活动,但他时刻通过直播了解现场状况。他表示,在这个初冬的季节,看到丰产的蔬菜,既有喜悦,更有担忧。喜的是农民朋友种植的蔬菜丰产了,忧的是已经进入冬季了,并且今后气温会连续多天保持在零下五六度的样子。这些蔬菜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将会被冻坏在田间地头,这样的话,就会给菜农造成很大的损失。
此外,华东电缆行政人事部、品宣部等部门员工奔赴田间地头,华东电缆视频号、官方直播间等多个媒体平台同时开展直播助农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宣传推介蔬菜品质,帮助菜农销售蔬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象新闻直播浏览量达375万多,不仅登上了本地热搜榜,也帮助菜农销售滞留蔬菜15万余斤。
全员爱心接力 滞销菜变成“暖心菜”
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也阻挡不了华东电缆爱心助农的决心。现如今,陈剑平每天都要关注菜农销售情况,并不时在自己朋友圈、微信群发布蔬菜销售情况。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响应,不仅自己主动加入爱心助农活动中,同时也发动亲朋好友加入到活动中,100斤白菜、50斤萝卜、20斤大葱、10斤青椒,大家不时在公司钉钉工作群接力购买蔬菜,短短一个小时,公司员工和家属就购买各类蔬菜5000余斤。
从今年十月份开始,仅用一个月时间,陈剑平带领的华东电缆就帮助东黄村销售白菜达120万斤,王具才地里卖菜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中国经济与法、大象新闻、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网、今日头条、微视河南、映象网、焦作电视台、修武融媒、乡镇企业导报网等多家国家、省、市、县媒体对华东电缆的爱心举动进行了报道。
面对各级媒体和群众的称赞,陈剑平回应道:“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华东电缆又作为修武籍企业,助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指引,以修武工业强县战略为契机,以爱心助农活动为切口,助力农业农村更美好,农民兄弟创收增收,为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大场景,全面实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华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