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仍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尤其有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难以克服多元化发展冲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全面开花”,较少埋头于自己专长的领域“精耕细作”。
为引导制造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从2016年3月印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始,工信部每年都会启动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推荐工作,到2021年,已经公示了六批名单。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它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单项”,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要求企业应在相关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单项冠军与德国赫尔曼·西蒙教授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是十分类似的。
在对六批名单进行简单梳理后,电线电缆行业的入选情况大致如下:
“隐形冠军”大省江苏,这些年做了什么?
从以上梳理的名单中可以发现,江苏两大行业巨头——亨通和中天锋芒毕露,分别上榜两次和五次。
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亨通光电利用自身综合优势,紧抓海洋产业发展机遇,在海洋通信电力核心产品、海洋工程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地位,并且完成了对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板块股权架构和资产的优化整合,成功引入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CPE源峰、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
2021年上半年,亨通光电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这是公司“海底光缆系统”在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对于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亨通光电今年发布公告称,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拟以现金增资方式对亨通海洋增资5亿元;同时厦门源峰镕欣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与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拟各自以人民币5亿元的对价分别受让亨通集团所持有的亨通海洋42,437,002元的注册资本。资产整合全部完成后,亨通海洋整体估值55亿元。
而亨通海洋的成绩也十分亮眼,早在2018年底,就顺利交付智利FOA项目海缆(中国海缆生产企业第一个近3000公里的国际有中继海底光缆项目),累计交付量突破上万公里,成为中国海缆产业的里程碑之一。
我们再来说说中天。
中天科技在“海缆向系统发展、海缆工程向总包发展”的产业发展策略引导下,致力于提供交、直流海缆输电技术、海上风电工程施工以及风电资源合作开发等领域的支持与服务。在中天科技主要控股子公司中,中天海缆的净利润也遥遥领先,这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高效益,比如:
2019年4月,中天海缆圆满完成浙江舟山联网北通道第二回输电线路工程500kV交流海缆出厂试验及交付,实现了大长度超高压海缆连续稳定生产的一次跨越。2021年9月,由中天海缆牵头承担的“全海深ROV非金属铠装脐带缆关键技术研究和试验”项目顺利通过课题绩效评价,突破了我国全海深ROV非金属铠装脐带缆的关键卡脖子技术。
目前,根据中天科技整体战略布局,董事会已授权中天海缆启动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而在其他方面的布局,中天科技同样跟上了市场的步伐。
中天射频电缆自2006年开始从事漏泄同轴电缆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地铁专用漏缆、高铁专用漏缆、民用宽频漏缆、MIMO漏缆、自融冰漏缆、5G隧道专用漏缆、5G广角室分漏缆及柔性波导漏缆等系列产品,在全球5G布局建设之际找到了新的出路。
诞生于千禧年的中天电力光缆,二十年深耕特种电力光缆产品研制开发,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生产基地,先后攻克了不同应用环境下OPGW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检验测试、工程应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除了亨通和中天,纵观整个江苏省,也是“神仙打架”,包揽其中一大部分“冠军”。
自1996年核电缆研发项目立项以来,上上电缆先后成功研发出二代、二代半、三代全系列核电缆,并已介入四代核电站建设。其中自主研发的二代核电K1类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三代核电AP1000壳内电缆更是填补了世界核级领域空白。据悉,国内已建和在建的核电站项目上上电缆都有参与。
作为国防军工装备用特种线缆的供应商,通光线缆生产的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作为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线和外部接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等。
风力发电用电缆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远东电缆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和风电主机商等科研院所联合技术攻关,开发了风力发电用系列电缆,攻克了风力发电系统高阻燃、耐腐蚀、轻量化、低成本、长寿命和大容量传输等系列难题,实现了风电机组全寿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部分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江苏能有如此多企业上榜,其实并不奇怪。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华东地区222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江苏一省就占据了800家。
中国四大电缆产业基地,江苏也占据两席。截至2020年底,宜兴电线电缆产值成功突破1000亿元大关,吴江则形成了以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通信及数据电缆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品牌密集区,光电线缆产业特色明显。
不得不说,稳固而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为江苏线缆企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经济韧性。
十年磨一剑,突破技术重围
在这几批名单中,技术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这些电线电缆新产品瞄准发展前沿,在技术创新领域打下了“半壁江山”。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
在光纤光缆方面,长飞公司的“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光纤智能筛选”项目曾入选“中国5G+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该项目通过RFID、图片识别、视觉自动识别定位及智能筛选系统实现了智能分析光纤超标丝径、自动给出筛选段长、智能分配光纤盘号并读写、自动更换收线端光纤盘,并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料盘的快速自动换接。
2021年9月,在上海-广州间建成的国内首条全G.654.E陆地干线光缆,采用长飞远贝®超强超低衰减G.654.E光纤,完成了国内首次在G.654.E光缆上的400Gb/s超长距WDM传输商用设备现网试验,实现了超过1900公里的无电中继传输。
在海缆方面,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全国最大的海底电缆智能化生产基地——宁波东方电缆东部(北仑)基地数字化未来工厂于2021年9月8日正式投产。
作为国内唯一掌握海洋脐带缆技术并可以自主生产的企业,从2009年开始,东方电缆抽调科研骨干连续攻关、反复试验,终于在2013年造出首条海洋脐带缆样品;2018年6月20日,东方电缆就交付了首条国产化海洋脐带缆,该脐带缆应用于南海西部文昌9-2/9-3/10-3油气田群项目,打破了我国大长度海洋脐带缆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在电力电缆方面,2020年3月21日,青岛汉缆成功完成国网新源敦蓄电站超长500kV电缆出厂试验。该工程使用的50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单根长度为1.546km,共6根,总长度9.078km,在单根制造长度、电压等级多个方面均创下了中国之最。
为加快推进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聚乙烯绝缘料产品的国产化,青岛汉缆本周还发文表示,拟出资3000万元在淄博设立全资子公司,以提高公司在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聚乙烯绝缘料开发方面的竞争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迈向线缆行业的“中国制造2025”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众多,低端电线电缆产品的市场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供过于求且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信誉难以树立。
而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特征可以看出,它们在产业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能够引导线缆企业注重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同时促进单项冠军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突破电线电缆制造业关键重点领域,并向中高端迈进,实现线缆行业的“中国制造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