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两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刷新历史记录,分别为5443万千瓦和4757万千瓦,连续两年的市场高需求,刺激我国风电整机、设备企业加足马力、拉满产能,全力支持产业快速增长,完美地交上了2020-2021年陆海抢装的答卷,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繁荣。
电价政策导致的抢装不仅仅是产业兴盛的“昙花一现”。2020年底,“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再次拉开了我国风电“十四五”快速发展序幕。随着2021年底装机约一亿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基地陆续开工建设,中国风电设备企业蓄势待发。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底,共有约54个风电整机设备基地签约或开工投产,另有近13个塔筒、叶片等大部件企业扩产动态。
犹记得2020年陆上抢装“一机难求”的尴尬,彼时妥妥的卖方市场,导致全行业陷入整机成本推高的被动局面。时至今日,我国风电设备企业频繁扩张产业版图,此举一方面助力自身在未来风电发展大潮中占领高地、掌握先机,顺应了“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风电设备成本的降低,在风电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布局一颗重量级筹码,推动风电产业在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具成本优势。
风电整机企业超50个基地扩张
据CWEA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整机企业投产使用的总装生产基地共90个,主要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的71个地市内,分布较多的省(区、市)分别为内蒙古(13)、江苏(10)、河北(7)、广东(7)、天津(5)等。
但接下来,可能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风电产业都不会比2021年的中国风电产业更繁荣,更具发展潜力。
2021年,我国风电并网总装机量达3.28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一。
这一年,我国主流风电整机企业先后投资了40-50个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在山东、内蒙古、吉林、两广等超过6个省份扩充自己的商业版图,投资的产业园区包括但不限于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工厂、风电整机附属设备制造、风力发电项目、零碳园区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