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5G商用,经各方努力,我国在5G标准、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具备优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5G发展的关键年份,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两手抓”的关键时期,需要积极应对疫情给5G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和潜在影响。
为了释放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5G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我国各地5G政策的持续加码将有效对冲疫情对5G既定投资的影响,保持5G稳定发展,更好地支撑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
积极谋划,营造良好的5G发展政策环境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的监测和分析,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5G发展政策。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落实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工具箱,支持各类5G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环境,确保5G网络建设好、应用好。
随着5G上升为我国重要战略,全国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密集出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5G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2月底,我国各省市区共出台5G政策文件累计达200余个。一些5G发展较快的地区,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5G发展,如广东、浙江两省已出台各级5G政策20余个。
截至2020年2月底,省/直辖市出台政策占5G总政策数量的20.10%,其中广东、河南和四川各有3个省级5G政策文件,上海、北京、山东、河北、湖南、重庆、贵州、黑龙江、江西等省/直辖市各有2个省级5G政策文件。地级市出台政策占5G总政策数量的比重达55.39%,其中广东、浙江几乎每个地级市均有5G政策出台。县/区出台政策占5G总政策数量的24.51%,其中上海的县/区级5G政策达9个之多,仅虹口区就出台4个,涵盖了网络建设、产业培育、企业扶持、应用创新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