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13时58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首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松花江避暑城项目成功启动并网送电,标志着哈尔滨市正式迈入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的快车道。增量配电网改革已有5批试点获批,像哈尔滨市这样顺利并网的却寥寥无几。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增量配电网推进的脚步?
就在几天前,国网时隔一个月再次发布《进一步支持和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参与和推进增量配电改革。国网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积极配合的态度,此举能否让增量配电改革真正实现突破性进展呢?
国家为何大力推进增量配电改革
增量配电改革作为新一轮电改的关键,国家为何要大张旗鼓搞增量配电网改革?国际能源网记者查询相关文件发现,根据最初电改9号文的内容显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按照有利于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和提高配电运营效率的要求,探索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的有效途径。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
言外之意就是我国的配电网与发电能力不匹配,国家迫切需要加强配电网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配电网与发电量可以同步发展,让电网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引入社会资本进入也是为了弥补国有资本在该领域投资不足的欠缺。
为此,国家先后下发相关政策文件20余个,批复四个批次试点共计404个。在增量配电的整改落实方面,国家电网甚至还组建了12个专家组,对26家省公司经营区域试点项目开展全面检查。建立定期通报机制,督导各省公司加快推动前三批试点项目落地。强化统筹协调,逐个研究各省公司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对被国家发改委约谈的6家省级公司进行重点督导,对省、市、县公司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增量配电改革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