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经济面临大考,也悄然带动了一次全球性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进入我们的社会、资本、生产、商业、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和越来越多的细节。线下转线上,使得我国通信网络在疫情防控期间流量骤增。
疫情发生后,出口和消费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一个普遍共识是,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有着拉动投资、对冲疫情影响的作用。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此外5G网络建设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预计到2025年将累计带动超过3.5万亿元投资。
受创严重的制造业,下一阶段的出路在哪?能源电力领域还有哪些空间值得探索?
从国家战略下沉到企业的应用场景,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细化为新技术融合应用、数据集成应用、模式创新三大方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融合将成为制造业的下一个风口。
2020年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支持产业以数字供应链打造生态圈。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行业性平台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技术、通用性资产、数据、人才、市场、渠道、设施、中台等资源,探索培育传统行业服务型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与业务流程重塑、组织结构优化、商业模式变革有机结合,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
从工信部重点推动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示范项目来看,大型国企以及龙头民企均有入围,其未来的主要需求为基于扩大产能等目标的项目建设;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优化布局优势产业,实现提高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基于外部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并购。
说起数字新基建就不得不提数字化转型升级。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正所谓“内事不懂问百度”——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Digitization)、数字化升级(Digitalization)基础上, 又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开发数字化技术及支持能力以新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当然,就目前的可公开资料来看,无论是从地方还是到中央,数字化转型始终没有一个更具体更贴近国情的定义。
产业集聚互联、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等都被冠以数字化转型的途径或是必要手段之一。
2020年,随着新基建的大举布局,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也被急剧“放大”,能源企业业态形式、产业结构以及服务方式都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不断的升级进化。为帮助广大粉丝全面、及时了解新基建对我国能源行业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升级在能源领域所必须要面对迫切程度,我们汇总了一些关于能源领域的数字新基建发展要点。
能源电力全产业链正在全面布局数字化转型升级
无论是2019年超火的“电力物联网”还是新奥数能提出的“泛能网”概念,其实都在强调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等新兴技术在电力能源领域搭建“工业互联(网)”。
发电
发电集团的新基建:国内首个火电行业5G物联发电创新实践项目开建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就“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等问题作出了解答。发改委发言人表明,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并明确提到,新型基础设施包括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4月21日,据中国电力报报道,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所属东胜热电公司“5G+智慧火电厂联合创新实践基地”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国内火电行业首个5G物联发电创新实践项目正式落地。中国电力报在报道该项目时也用到了“新基建来袭”等字眼。
据了解,“5G+智慧火电厂联合创新实践基地”由东胜公司携手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电信鄂尔多斯分公司、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建。该基地集成各方在科研、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燃煤电站为基础平台,将5G网络融入工业控制系统,发挥5G大带宽、低时延、大连接、抗干扰的特性,搭建火力发电厂复杂环境下无死角全覆盖物联网,深度开发应用智能发电控制技术,提升发电企业智慧管控、智能运行、智能安全监控、智能分析与远程诊断等综合能力,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燃煤发电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实现产、学、研、用的长期合作和协同共赢。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批准支持东胜公司“基于5G技术的工业无线网在智能化火电厂建设中的实践应用”项目为2020年科技创新项目。该联合创新实践基地的成立,将加快“5G+”的各类“首台套”实际投入使用,快速先试先行,积极落实中央“新基建”的战略部署,抓住5G在工业领域应用的战略机遇。
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就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四抓四强化”要求,公司上下要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方面重点任务,夯实工作基础,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公司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要抓好规划编制,坚持顶层设计与分层衔接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优质高效建设,结合实际高标准推进建设任务,确保务期必成;要深挖数据价值,做好数据盘点,强化数据治理,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要防范安全风险,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要坚持共建共享,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4月29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网络安全和数字南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行动方案(2020版)》和公司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方案,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孟振平强调,加快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电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数字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新模式层出不穷。党中央、国务院在多个会议上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推进数字电网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设备供应商
远光软件是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先行者,2015年开始全面推进区块链在技术、应用、合作、资本等方面的布局,促进区块链技术在集团管理、智慧能源、智能物联、数字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如今累积申请专利70余项,授权近40项,位列 “2019年全球区块链发明专利排行榜(TOP100)”第74位。其“区块链分布式能源交易平台”,已在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部署实施。
正泰2019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泰云,并推进“一云两网”战略,成为国内聚焦能源电力垂直领域的“行业云”先行者之一。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正泰优化资源组合,发挥产业优势,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制造型企业的基因与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有机结合,打造了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行业整体解决方案”为一体的生态体系,为智慧电力、智慧储能、智慧新能源等产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2020年4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2020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集中联动开工视频会议,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做出重要部署。许继从提高充电灵活性、便捷性、智能化及长寿命等角度出发,研究开发有序充电、大功率(受电弓,液冷充电)、无线充电等新产品新技术,发挥优势,持续推进充换电设施建设,为建设形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贡献许继力量。
亨通电力早在2015年即布局充电桩业务,不仅打造了充电桩等特色产品,据了解,亨通电力还构建了集动力系统、高压连接系统、智能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互联互通智能充电大数据云服务平台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亨通高压通过业务上云、数据上云和设备上云,通过自主开发的接口程序把各大系统集成在一起,有效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精益化的智能型工厂。
“围绕网络技术升级、大流量、大融合的需求,公司重点聚焦光纤光缆、光模块、边缘数据中心、PON、5G室内外覆盖以及物联网终端,建立产品路标及策略,形成5G系列化产品,以满足数字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天科技董事会秘书杨栋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助力5G及高频宽带通信建设,中天科技自主研发出了创新产品室内分布系统用广角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解决传统室分因共建共享导致的互调性能差、故障率高、综合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等难题,兼容运营商2G/3G/4G系统,并大力支持5G信号接入。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智芯公司所属深国电推出终端安全监测产品,加强电力系统智能深化应用,竭力为客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系统解决方案及安全产品,为国家信息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国网电商公司全面开展线上数字化金融科技服务,大力推广电e贷、电e票、线上保理、数据网贷等非接触式金融服务,并建立绿色金融通道,为处于疫情严重区域及生产销售应急防护物资的供应商开通供应链金融服务专线,对有困难、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定制金融产品及服务。疫情期间,电e贷、电e票累计交易金额9196万元,线上产业链金融平台为5家生产防疫用品的中小微企业放款1949万元。
上海电气顺应新形势,主动提出推进电站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整体战略,并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应用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出突破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的上海电气“e站通”电商平台。
2020年第一季度,经过严格筛选,新奥数能旗下的泛能网用能云平台脱颖而出,入选了工信部指导发布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第二批优秀工业APP名单,这也是当批名单中唯一一款能源管理APP。新奥数能副总裁贾涛介绍,泛能网用能云产品可以帮助用能企业远程开展综合能源管理和优化,实现智慧运维、现场无人值守,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企业生产用能的影响。
科华恒盛·云基总工程师陈凤先生指出:“随着‘新基建’启动及5G商用进程的加速推进,5G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都将直接利好数据中心的建设发展,只有前期大量建设、储备足够数量的高标准数据中心及服务器,才能支撑未来各行业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应用需求。“
麦克奥迪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运营部总监王帆接受《辽宁新闻》采访时表示,通过平台的AI大数据算法,可以挖掘分析企业的节能空间,减少跑冒滴漏的情况。今年,我们也加大了对终端设备的5G通讯模主研发和对电能质量中的谐波、三项不平衡等毫秒级采集应用,现有的解决方案也加入了沈阳的5G场景规划当中。
……
看过这么多企业案例、政策文件,对于如何挖掘新基建的红利空间,改变现有企业业务形态,不知道您是否已经心中已有定论?
未来的社会是万物互联的社会,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网、交通网、能源网为框架的新型基建将是新经济形势下必需产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
为促进能源互联、电力新基建相关产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北极星电力网拟将于2020年6月18-19日在北京举办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能源电力新基建及能源互联网论坛”。汇聚电力行业协会机构专家、电力院校、电网公司、知名企业、设计院等行业人士,主要围绕“技术形态、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风险、商业模式和业务交流”等话题共同讨论智慧配电、电力物联网、智慧用电管理、营配调优化、微电网、智慧电厂、新型储能、能源物联、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诸多热点议题,深入探讨能源电力新基建行业痛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能源互联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