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主要包括大力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新兴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
由上可见,工信部为智能制造再次定调,将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我国的制造业跨步到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亦将成为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智能制造,通过将研发、设计、工艺、制造、销售、采购等等业务环节的数据集成在一个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做到各环节的协同,同时,运用不同的软硬件对产品和制造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助力高效完成决策,打破流动性制约,涉及到软硬件升级、人才升级、管理模式转变等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超过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0%。预计到2024年,我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将超过4.5万亿元,由此可见,智能制造的市场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不是一步到位的。智能制造的发展需经历自动化、信息化、互联化、智能化四个阶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2.0”(自动化)的后期阶段,“工业3.0”(信息化)还待普及,“工业4.0”正在尝试尽可能做一些示范,制造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
如上分析,对传统制造行业而言,完成智能制造的升级,就需要行业本身完成自动化、信息化,进而将所得信息进行互联互通,以深加工,赋能行业的研发、生产制造和流通等等各环节,最终实现智能化。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无疑将对网络连接产生大量需求,特别是各种数据、信息、信号的传输和测试都不得不依赖于光纤光缆这一基础传输载体。光纤光缆将为智能制造产生的数据采集、流动以及行业高度的网络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除此之外,对行业本身而言,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光纤光缆行业抓住十四五时期的智能制造新机遇,拓展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等等多层次的应用,持续构建并完善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开展自我学习和优化,融合生产工艺流程、供应链物流和企业经营模式,有效串联业务与制造过程,最终使工厂在一个柔性、敏捷、智能的制造环境中运行,大幅度优化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可以说,能否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智能制造的突破,已经是行业延续下一个生命周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下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行业已然迎来新的发展历史节点。工信部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的智能制造大趋势,无疑给行业持续升级智能制造、打造新的高质量发展平台提供一定的支持。在此条件之下,智能制造将是行业未来夺取新高地,打开新格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