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飞公司发布2018年财报,其营业收入再创新高,约为人民币113.60亿元,同比增长约9.59%;毛利为人民币32.28亿元,同比增长约15.75%;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4.89亿元,同比增长约17.41 %。
从主营业务来看,光通信行业营收约110.62亿元,同比增长8.20%,毛利率比上年增加1.79个百分点。
从主营产品来看,总额约46.912亿元的收入来自光纤预制棒及光纤分部,较2017年下降0.25%;总额约57.267亿元的收入来自光缆,同比增长13.74%;其他产品及服务的收入总额约6.44亿元,同比增长32.58%。
从主营业务的地区情况来看,约91.94亿元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同比增长1.25%;总额约18.87亿元的收入来自其他客户,同比增长63.37%。
可以看出,2018年,长飞在持续巩固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业务优势,保持国内电信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深化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同时,其还继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大力推广新产品,扩大客户范围和市场空间。
营收再创新高,综合实力出众 具备先发优势
长飞2018年营收再创新高,为何会有如此出众的成绩?首先,长飞作为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领先企业,是国内最早的光纤光缆生产厂商之一,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广泛的客户群体,具备先发优势。它始终专注于光纤光缆行业,形成了棒纤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和自产与外购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据了解,长飞采用全球领先的工艺和技术生产各类优质光纤预制棒、光纤和光缆等相关产品。其中,光纤预制棒是行业内重要的上游原材料,光纤预制棒的质量与性能能够直接影响光纤及光缆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电信运营商都在加快建设光纤到户和4G网络,布局5G,海外市场光纤光缆需求旺盛。2018年,长飞持续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积极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和海外办事处,实施海外销售本土化的策略,强化海外销售力度。2018年长飞海外生产基地相继投产,并设立了多个海外办事处,其海外生产销售能力进一步增强。
再次,创新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长飞坚持以战略为导向,从组织、市场、制度、流程、技术和产品六大维度持续建设创新发展体系,加快推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要素创新。据悉,长飞拥有完善的研发平台,包括研发中心和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内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成果方面,长飞已经成功研发了包括低水峰光纤、抗弯曲光纤、超低衰减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和保偏光纤等多个专有创新产品,截止到2018年底,共拥有有效专利总数318件,发明专利187件
最后,长飞除了主流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业务之外,亦拥有较为成熟的特种产品与器件业务,长飞对该领域进行了重点地布局。
紧抓行业机遇,巩固市场地位
2019年,不论是中国境内还是国外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在5G规模建设开始前,光纤光缆产品的主要客户电信运营商需求增速放缓,光纤及光缆产能出现过剩。在2019年3月中国移动宣布的普通光缆集中采购中,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光缆价格相比2018年大幅下滑,光通信行业发展再亮“红灯”。
面对此情此景,长飞指出将坚持自身长期战略,坚持创新驱动,紧抓5G、FTTX和数据中心等行业机遇,利用创新和技术领先的优势,确保核心预制棒及光纤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
第一,要优化主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率。2019年,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面临挑战。面对光缆价格的下滑,长飞将致力于在其他客户,特别是预制棒和光纤客户中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将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进一步完善OVD及VAD技术,通过工艺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有序推进智能制造项目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标准化率和合格率,争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二,深度实施国际化战略。面对海外持续增长的市场机遇,长飞将以国际业务中心为主体,在海外销售服务办事处的基础上设立地区部,加强海外子公司的产供销一体化协同,形式区域本地化的群体协同经营模式。同时,在立足光纤光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海外全系列产品的销售能力和大中型项目的获取与交付能力,并时刻注重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等风险因素的防范,确保国际业务目标全面达成。
第三,开拓相关多元化业务。面对光通信相关业务的市场机遇,长飞将以客户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基础,逐步构建综合解决方案的端到端能力,通过客户复制、产品延伸和业务扩展等三个延伸做大做强综合布线、特种光纤及组件等业务。同时,在科学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凭借合理的战略资源投入,逐步培育光模块、海缆等新兴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有节奏地推进其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