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材料的理论课堂,到线缆研发的实践一线;从解决行业难题的不懈探索,到推动产业升级的使命担当……在这场线缆行业的创新浪潮中,观山湖区涌现出一批青年人才,他们成为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主管陈陵翔的成长路程,聆听他的奋斗故事,感受新时代青年在科技领域的热血与激情。
陈陵翔是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研发主管,也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青年才俊。2022年,他被中安科技“立足贵州、走向世界”的愿景所吸引。经过深入了解,贵州企业不仅跻身全国线缆行业百强,还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表明贵州技术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他决然辞去了在浙江的工作,加入中安科技。自加入公司以来,他迅速融入紧张的工作氛围,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成功将实验室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产品。在特种线缆的研发过程中,他深刻体验到了“小产品解决大问题”的成就感。
“我认为最具挑战的是中压防火电缆的研发,行业普遍存在耐火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创新提出‘二合一耐火结构设计技术’,通过隔氧层与防火层的协同防护机制提升性能。”谈起工作,陈陵翔滔滔不绝,“初期实验中发现陶瓷层致密性不足,我们团队也通过优化挤出工艺参数,引入烧结技术,最终在耐火测试中保持线路完整性超过行业标准10%。”
陈陵翔在实验室
如今,线缆行业正经历“三化”变革,陈陵翔敏锐捕捉到新机遇。AI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材料智能平台的开发,都将为行业带来全新发展。在中安科技,“产学研用”模式为年轻人提供广阔舞台,他带领团队在多项重点研发项目中取得亮眼成绩,完成中压防火电缆、光伏电缆、新能源汽车线等6项重点研发项目,成果转化率超90%,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4亿元;申报专利近40项,实现产品产线的全覆盖;参与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搭建了技术中心的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新产品贡献率达20%以上。他们的产品还可能装进飞机、铺在高铁,甚至卖到非洲等国家,这种“中国制造”从贵州走向世界的自豪感,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短期我们主要是聚焦‘智慧线缆’‘军工线缆’等新赛道,比如基于5G传输的智能监测电缆,特种线缆等。中期目标是冲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把实验室升级成行业领先的平台。长期来看,公司锚定2029年500亿营收目标,我们研发团队也要当好这个‘发动机’。”对于未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陈陵翔也有自己的规划。
从青涩学子到研发骨干,陈陵翔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观山湖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像他一样的青年人才,正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为企业发展、为行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我觉得新时代青年需要‘两条腿走路’,创新思维和硬核技能缺一不可。首先,敢想敢闯的创新意识是关键,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新能源领域,青年要敢于跳出传统框架,用新视角解决‘卡脖子’问题。其次,技能必须紧跟技术浪潮,跨界融合能力也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才能拥有长久竞争力,只要坚持‘创新引领方向,技能夯实根基’,青年就能真正成为推动变革的主力军。”陈陵翔说道,“在这里工作的几年,不仅享受了人才公寓、行业领先的薪酬,公司还搭建了‘产学研’平台,热烈欢迎更多的青年加入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共同创业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