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顶部大图新闻

向智、向质、向未来!2025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5/8/26 19:05:19 浏览次数:

全景2.jpg


2025年8月26日,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和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25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创智赋能 质领未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秘书长白文波,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李竹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江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等出席大会,线缆企业、材料企业、设备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咨询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电网用户等近500名行业同仁汇聚一堂,深度聚焦产业创新生态,共同解码行业发展之道。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钱建林、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志鸿、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缆产业首席执行官陈静、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生长山、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刚、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兵、昆明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洪昆、上海华普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海廷、广东电缆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海燕、航天电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杰、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明竹、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等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理事长参会。


观众景.jpg


能级跃迁 擦亮线缆制造新底色


江斌.jpg


江斌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度过了不平凡的五年,顶住了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国内经济增速调整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压力。在面临众多困难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中国线缆人充分展现了担当精神,中国线缆行业充分展示了强劲韧性,成为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在“十四五”期间成绩斐然、答卷精彩。以上海35kV千米级超导输电示范工程为代表,超导输电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奠定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超高压交直流海洋电缆领域取得突破,如500kV交流大长度海底电缆已有多个工程应用案例、±500kV直流海底电缆已实现工程化应用,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支撑;高压、超高压绝缘材料领域的自主技术突破,为长久以来高端绝缘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了破解之道;此外,应用于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特种电缆,更是为涉及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装备研制提供了安全、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业链安全保障。


白文波.jpg


白文波表示,2025年以来,我国电器工业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同时政府实施多轮经济政策、“雅下”重大工程开工等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持续改善产品需求市场。全行业需要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产业链协同、完善融通发展生态、多措并举应对国际国内形势,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高端市场的溢价能力。 

他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重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成果转化与共享;二是深化质量提升,加强标准引领,筑牢产业根基;三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引导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形成“大而强+小而精”的协同格局;四是坚持产业链合作,培育绿色供应链,引导行业向新向绿发展;五是鼓励企业稳步“走出去”,提升本地化服务能力,拓展全球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话语权。


主题鲜明 构建行业发展新势能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占据电工制造行业近四分之一的产值,市场规模达万亿元,企业数量上万家,且出口远大于进口,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制造”优势行业。本次大会在宏观层面关注国家政策、重大项目、产业链贯通等,在行业层面关注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标准动态、产品质量状况等,在企业层面关注企业出海与国际化战略实施等,既体现了行业协同作用,也体现了前瞻性视野。


罗俊杰.jpg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抢抓机遇,融合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主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已迈入全球制造强国行列,在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能源传输与分配、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高铁与轨道交通装备、5G通信设备等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农机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部分实现但仍需突破,在核心工业软件与控制系统、精密仪器仪表等领域尚待加力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夯实产业根基、锻造高端链条,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要支持创新突破,推广数智赋能,驱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要强化产业协同,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业全链条绿色化转型。


吴庆华.jpg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庆华在《“雅下”水电工程对线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中,从地下工程规模巨大、地质条件恶劣、气象条件复杂、交通运输条件差、环境敏感区众多、电力通道拥挤、技术创新要求高等方面介绍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并从电站互联区、500kV送出区、800kV送出区等三个区域和GIL、电缆、架空线等三种电气设备,以及线缆应用环境等方面分析了该水电工程为线缆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陈静.jpg


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缆产业首席执行官陈静在《锚定高质量 赓续启新程》主题报告中回顾了中国线缆行业从星火烛照到华光璀璨的近90年发展历程,指出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并从贸易壁垒、国际技术竞争、ESG等外部环境和企业与产品的结构性矛盾、部分“卡脖子”技术、全球化拓展能力等内部环境分析了行业面临的“成长阵痛”。未来,中国线缆行业要在变局中开新局,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创优创新赋能,推动数智化和绿色化加速转型,以高端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的价值,构建全球布局协同、多方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吴士敏.jpg

王晨飞.jpg

曲直.jpg


同时,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顾问吴士敏、英国大宗商品研究所(CRU)首席分析师和全球线缆组负责人王晨飞、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管理部总经理曲直分别作题为《线缆行业经济运行及进出口概况》《全球线缆市场需求展望及国际企业出海战略和案例分析》《中天科技国际化发展报告:深耕本土化运营,共建全球互联》的专题报告。


范玉军.jpg

徐晓峰.jpg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范玉军、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3)秘书长徐晓峰分别作《电线电缆质量技术年度动态》《电线电缆行业国内国际标准化技术发展年度动态》的专题报告。 大会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环节分别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副理事长魏海廷、秦兵、高洪昆主持。 


魏海廷.jpg

魏海廷 

秦兵.jpg

秦兵

高洪昆.jpg

高洪昆


跬步千里 释放关键变量新活力


迈向线缆强国的征途,并非一蹴而就,而需长期跬步积累。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扎根在线缆行业这片热土,积极有为,表现亮眼。 

大会现场,“国缆检测杯”电线电缆检验员系列赛——光纤光缆检验职业技能竞赛颁奖活动举行,一批理论扎实、实操精湛的行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随后,“2025年度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评测结果及工作报告发布。其结果显示,行业正呈现出“稳中有进、强者恒强”的鲜明特征,产业正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全景1.jpg


越开放、越务实、越共赢,历经数十年精耕,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持续扩容升级,已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行业共建交流的大平台。今年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开启的关键交汇期,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本次行业大会成为观大局、察大势、谋大计的重要窗口。 

 据悉,2025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会系列活动将持续至8月29日。除主会场外,大会期间分会场还将举办覆盖线缆产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高速铜缆连接、电线产品质量追溯、先进高压电缆绝缘材料、新能源电缆线路连接可靠性、产业链“走出去”等主题的专业会议,同期举行第12届中国国际线缆工业展览会,多维联动点燃行业“热度”!


【原创声明】本文为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电线电缆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 沪B2-20240342

备案号: 沪ICP备05040613号-4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认证

中国电线电缆网及上海电缆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2011 SECRI and China Wire & Cable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