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有望进入建设新周期

    发布日期:2022/6/21 11:07:57    来源:投资私享会    阅读次数:

    4月20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本次批复的项目有望在 2027 年投运。我们认为双碳目标下核电成为最佳基荷能源选择,未来 10-15 年国产化的核电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行业有望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地位逐步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我国核电装机量与核电发电量逐步增长。2021年我国核电累计装机量为5326万千瓦,2000-2021年CAGR为16.64%;2021年核电发电量4071.41亿千瓦时,2020-2021年CAGR为16.41%。

    同时,核电在能源体系中重要性不断提升。2021年核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24%,相较于2000年增长了1.58pct,2021年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5.26%,相较于2000年增长了4.02pct。

    2019 年核电审批重启,三代核电机组正成为主力机型

    2019 年 7 月,国家能源局表态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开工,标志着核电审批正式重启。

    2020 年,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总计 4 台机组获批;2021 年,江苏田湾核电厂 7&8 号机组、辽宁徐大堡核电厂3&4号机组和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共计 5 台机组获批,我国核电机组批复进度正有序进行。

    预计2022-2025 年间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 7-8 台机组推进,而从 2019 年后核电机组开工情况来看,以“华龙一号”和“VVER”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机组已成主力机型。

    我国核电占比明显低于全球水平

    相比于其他发电方式,核电利用小时数高、度电成本较低,具有低碳、稳定、高效的特点,适合作为优质基荷电源发展。而从电源结构上看,2020 年我国核电占比仅为 4.80%,不仅低于核能利用大国法国的 64.53%,也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9.52%,我国核电占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江苏神通

    核电蝶阀与球阀业务竞争力强:

    核电机组中采用的阀门种类多样,公司专注于核电蝶阀与球阀领域。多年来公司紧跟行业前沿,目前核电阀门产品可以满足第三代、第四代核电技术要求,覆盖AP1000、华龙一号、CAP1400、快堆及高温气冷堆等主力堆型。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6月以来,中核集团核级阀门中标项目共15个,江苏神通中标9个,产品包括蝶阀、球阀、止回阀、隔离阀等,其中已知的4个项目中标金额合计共1.05亿元。特别是从已披露的蝶阀、球阀中标情况来看,江苏神通实现了全部覆盖,公司在核级蝶阀、球阀上的竞争力可见一斑。

    再次加码核电乏燃料处理,蓝海市场待挖掘:

    公司于2019年首次投资乏燃料一期项目,目标产品为气动送样系统、贮存井以及空气提升系统,达产后实现产能气动送样系统1套/年、贮存井约1500个/年、空气提升系统约300套/年。

    2021年,公司再次将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加码乏燃料二期项目,本次项目主要聚焦于乏燃料后处理领域的关键设备,包括料液循环系统、蝶阀、球阀、仪表阀以及样品瓶等,产品线进一步扩宽。同时,本次募投项目将持续拓展公司乏燃料处理产能,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乏燃料处理领域的竞争力。

    中国核电

    核电业务量价齐升,2022 年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展望 2022 年全年,公司核电业务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2021 年新增并网 3 台机组背景下, 2022 年公司核电业务或可新增 109 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市场化交易电价上涨 5%-15%时,全年或可增厚公司净利润 15-28亿元。

    风光业务接棒发力,注入“十四五”成长动力:

    公司在 2020 年收购中核汇能,成为中核集团旗下新能源产业平台后,新能源业务迎来跨越式发展。在收购完成后,预计2025 年底,公司风光在运装机容量或将达 30GW,则 2022-2025 年将新增并网 21GW,年均新增 5.2GW。风光业务有望接棒核电业务,成为公司未来收入的第二增长曲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