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装机总量不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大型核电的上马可以解决相当份额的电力供应,且可以提高本地电网容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当前由于煤电发展困境,为保障电力供应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不少发展中国家重新考虑发展核电的可行性。然而,核电的安全性一直是民众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地震海啸频发的沿海岛屿国家。
菲律宾拟重启核电站
2022年5月,小马斯克总统上台后,新政府强调推动发展核能的必要性,并支持重启BNNP核电站。在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发展核能可以降低菲律宾对燃料进口的依赖,在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菲律宾能源部已就巴丹核电站(Bataan Nuclear Power Plant,BNPP)重启寻求专家的技术援助,并相信该核电站经过改造后可以重新运行。
这已经不是菲律宾能源部第一次表示要将核能纳入菲律宾的能源结构。去年,时任能源部长库西说,一旦总统批准核电政策的设计,能源部将与国会一起就核设施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展开工作。他相信,人们对使用核能的负面影响的担忧被夸大了,与过去几十年相比,现在的核能更加安全。
“看看韩国。他们已经取得了进展,而我们现在还在争论(我们是否应该使用核能)。”2020年,核电占韩国能源结构的18.2%,是第三大能源类别,仅次于液化天然气(32.3%)和煤炭(28.1%)。
菲律宾BNPP 核电站
BNPP核电站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西100公里(62英里)的巴丹半岛上,是一座已经完工但从未加过燃料的核电站。它位于巴丹Morong的Napot Point一个3.57平方公里(1.38平方英里)的政府保留区。这是菲律宾唯一一次尝试建造核电站。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灾难和腐败问题之后,出于安全考虑,该核电站被封存。
在菲律宾,Bataan核电站一直备受争议的焦点项目。围绕巴丹核电站的大部分争议都与菲律宾前任独裁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的政治贪腐问题有关。据称,马科斯从核电站建设商西屋电气(Westinghouse)收受了8000万美元的回扣(马科斯帮助西屋电气打败通用电气GE,并协助西屋将7亿美元的原始总报价最终提升为23亿美元。直到2007年,菲律宾才最终偿还完成了BNPP核电厂的23亿美元债务。)
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菲律宾第一届民选总统科里·阿基诺签署行政命令,无限期封存了该核电站,直到政府找到合适的处置方式。该核电站每年的维护费用在4000万到5000万比索之间。2011年,政府将BNPP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通过定期开放旅游获得收入。
菲律宾的电费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能源部估计,到2030年菲律宾还需要10191兆瓦的电力才能满足需求,其中7200兆瓦必须来自基荷电厂。能源部(DOE)和能源专家认为,随着菲律宾用电需求的提高,研究利用核能来增加国家电力供应的必要性越来越紧迫。
装机容量为620兆瓦(MW)的BNPP核电站预计可满足菲律宾电力总需求的至少10%。它的重启可降低该国电力短缺的风险,并避免电网发出黄色和红色警报。此外,BNPP重启将有助于降低电价,与燃煤电厂高达每度电4比索的电价相比,核电站可以将电力成本降低到2比索。
此前,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NPC与韩国电力公司KEPCO签署了备忘录(MoA),对该核电站重启进行可行性研究。然而,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谈判停止了。
韩国、俄罗斯和美国都曾争抢菲律宾核电
2008年12月,菲律宾国家电力公司(NPC)曾委托韩国电力公司(Kepco对巴丹进行为期18个月的可行性研究。选择Kepco的一个考虑因素是,韩国新古里核电站的核电技术堆型和巴丹核电站为同一型号,并且差不多在上世纪同一时期完工。
2017年5月,菲律宾政府与Rosatom(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签署了核合作协议;2019年10月,能源部与Rusatom Overseas(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旗下海外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备忘录,对在菲律宾建造SMR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2022年3月10日,美国和菲律宾签署了《民用核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一协议,美国将帮助菲律宾重启其核电项目。该谅解备忘录由能源部副部长Gerardo Erguiza 和美国负责军备控制和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Bonnie Jenkins签署。Erguiza副部长说:“与美国的伙伴关系将有助于提高菲律宾建设核基础设施的能力”。
2023年,中国有意协助菲律宾发展核电
2023年1月5日,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声明提出,在油气合作领域,双方同意牢记2018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精神,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尽早重启海上油气开发磋商,造福两国及两国人民。双方将在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核能发电等领域探讨合作。
2023年2月初,菲律宾能源部(DOE)透露,中国表示有兴趣协助菲律宾将核电重新纳入菲律宾能源结构。
能源政策和规划局(EPPB)局长迈克尔·西诺克鲁兹(Michael Sinocruz)表示,中国正在“寻求全面的核合作”,并正在考虑是否可以修复被封存的巴丹核电站(BNPP),并做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inocruz指出,该提议是“与菲律宾能源部的政府间安排(G to G)”。
目前能源部正在调查筛选13个部署常规核反应堆的可能地点(包括BNPP核电站旧址),同时正在调查15到16个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潜在地点。
民众的核观念是最大障碍
普通民众的核观念仍是发展核电的主要障碍,尤其是在菲律宾这样一个民选体制的国家。民众担心,如果发生任何核事故,核电站半径10英里以内空气都不安全,50英里内的水和食物来源也可能受到污染。
BNPP核电站距离附近的四座火山和三个地质断层不到100英里,但是专家认为,BNPP的设计比它在韩国釜山的姐妹核电站——古里核电站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更安全。以福岛核电站为例,福岛核电站的设计抗震能力很强,也确实经受住了强烈的地震,但未能经受住地震随后的海啸(产生了核废水污染)。相比之下,BNPP的设计能够承受强度为9的地震,并且位于海平面以上18米。一次强度为9级的地震通常会导致10米高的海啸,低于BNPP核电站海拔,因此海啸不会影响到BN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