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6日,中国通信学会第43届通信线路学术年会在威海圆满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专业委员会、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四川省通信学会主办,宏安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胥骥、宏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青、四川省通信学会驻会常务副秘书长任彬以及通信运营商、设计院、科研企业、检测机构、通信线缆生产商及线缆材料生产企业、高校等15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共话通信行业创新与发展。
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在致辞中表示,新质生产力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在信息通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通过信息通信领域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赋能各行各业生产力的技术和业态模式,使得生产力具有鲜明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提升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水平,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信息通信领域作为发展最为快速的产业之一,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自身产业发展除了通过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赋能外,也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促进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使得信息通信领域的生产力更具活力,更具创新性,更具可持续性。
党委书记、董事长胥骥)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胥骥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5G-A以及6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不断催生出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处在新质生产力孕育和形成的战略机遇期,推动信息通信业与新质生产力实现双向赋能,既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接力赛”,也是一场耗时漫长的“越野跑”。面向未来,我们要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产业释放创新活力、集聚效应和应用潜能,夯实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产业链协同等数据融合应用环节,切实把新质生产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我们要助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解决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难题,分类、分业、分阶段体系化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尹浩院士作了《构建天地一体智能化网络空间,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会议并邀请了来自全国通信行业的15位学术专家做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本届学术年会出版了《2024年通信线路学术年会论文集》,共收到102篇论文,收录81篇。评选出优秀论文并现场颁奖。大会还创新举办了“新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仪式”、“新项目立项启动仪式”、“谈纤说缆短文集发布仪式”,出版发布了科普短文集《谈纤说缆之光纤简史、进展与测试》,获得了同行专家们的广泛好评。
通信线路专委会主任委员薛梦驰和各位副主任委员及资深委员主持了会议。薛梦驰表示,在数字化时代,一方面,新技术、智能化等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将显著促进新一代通信线路的创新建设;另一方面,新一代通信线路通过为信息传输通道提质増效,又反向贡献出新质生产力,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出新质生产力,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基于此,本届通信线路学术年会聚焦“新质生产力互能新一代通信线路”的主题,探讨新一代通信线路在新质生产力下如何实现自我创新,并如何与各行各业相互赋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助力,为社会进步添彩。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在学术交流与分享中圆满结束。这是凝聚共识的盛会,信息通信线路各企业为行业创新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打破壁垒,产学研用测的各方更加契合而积极努力,必将促进新一代通信线路的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