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项目开工提速,“陆数海算”重塑机遇,海缆建设迈入新一轮扩张期

    发布日期:2025/7/15 11:15:30    来源:金融界、智通财经    阅读次数:

    政策持续加码 明确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深海科技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首次被提升至战略高度,政策明确支持深远海风电开发、海缆技术升级等方向。

    7月1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再次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举措。

    “海洋经济”今年已经两次在国家重要会议中被提及,政策层面驱动强劲。


    国内海风项目陆续开工 2025年行业景气度提升


    根据风光公用组测算,截至2025年6月末,行业在建海风项目超过9GW,景气度较2024年有所提升,且海缆供给格局在2020—2021年“海风抢装潮”后三年时间得以优化。

    根据2024年报披露,中天科技海洋系列在手订单约134亿元,亨通光电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和陆缆产品在手订单约180亿元,两家海缆龙头在手订单充沛、且预期有望持续增厚。

    2025年以来,各省海风项目开工加速,江苏两丰项目已进入密集交付期,未来更多国内海风项目的陆续开工有望推动订单确收,为利润兑现带来支撑;“十五五”深远海开发趋势亦有望贡献增量市场。


    “陆数海算”模式有望开启我国算力升级新纪元


    根据研究机构数据,截至2025年初,全球海底光缆条数达600条。海底光缆是全球信息通信的主动脉,AI算力需求的增长、跨洋流量的快速攀升有望拉动其需求。此外,海洋计算基础设施同步崛起,作为中国首个海上风电融合型海底数据中心,上海临港海底数据中心已正式开建。

    以“陆数海算”(陆地数据生产+海底计算处理)为代表的新范式,正驱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突破。据介绍,“陆数海算”不是简单地复制“东数西算”模式,而是通过沿海200公里近海算力圈,解决数据富集区的低延迟需求。

    “海底数据中心部署于近海水域的水下环境中,想要实现‘陆数海算’,构建一毫秒以内的时延圈,就需要通过光电复合海缆将海底数据中心与陆地岸站基站进行高速互联,并进一步将其接入中国电信骨干网络节点。”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临港海底数据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电信为临港海底数据中心构建了“全光+智能调度”的“陆海一体化”高速通信网络,从而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与服务质量的可靠保障。

    此外,海底数据中心想要将各种IT硬件设施放入大海,既需要确保做好密封、防腐等维护工作,还需要保证电力安全运营,每一个步骤都意味着巨大的技术难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