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大动脉”,盐城造!

    发布日期:2025/8/20 10:10:40    来源:大丰融媒    阅读次数:

    深海之下,输送清洁电力的“大动脉”正在延伸。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用精密到“发丝级”的工艺打造高质量海缆为绿色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中天.png


    8月5日,在位于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天海缆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飞速运转:原材料铜杆经单丝拉制、导体绞合后,形成电缆的核心部件;绝缘三层共挤工艺确保电缆在海水中的绝缘性能;金属屏蔽层制作与成缆铠装工艺,则为电缆裹上坚固外壳,赋予其在海底环境中长久稳定运行的能力。

    经过这一系列精细的工艺流程,一条条海底光电复合缆就此诞生,它们将被应用于海上风电场、岛屿能源互联、海上石油平台等工程领域,成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最终化身成潜入深海的“能量传输带”。

    在近海向中、远海区域开发的趋势下,用于海洋电力传输的海底电缆单根长度要求越来越长。作为海上风电的生命线,海底电缆一旦出问题,维修费动辄上千万元,其质量可靠性一直是受到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实现绝缘线芯的无缺陷大长度连续生产,设备选型、原材料选择、交联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都要力保绝缘线芯挤制品质。这里生产的海缆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需求,更在技术指标上全面对标国际标准,成为我国高端海缆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直流海缆是我们的‘拳头’!”公司总经理许晶清说。他们联手国网科技部,已攻关±500kV柔性直流海缆。从±160kV、±200kV、±320kV、±400kV,到±500kV,中天实现直流海缆技术的“五连跳”。直流海缆传输远、损耗小、载流大,优势明显。

    背靠盐城海上风电“大本营”,中天建成了集团国内第三大海洋装备基地,与金风科技、海恒风电等强强联手,打造“盐城—大丰风电产业区”,推动区域绿色产业高端集群发展。

    “我们正抢抓盐城海上风电机遇,围绕千万千瓦级基地需求,加速研发全系列海缆、脐带缆、水下连接器。”许晶清透露目标,“力争到2026年,要为盐城绿色低碳产业贡献超30亿元。”

    技术飞跃的背后,是百余名工程师的常年攻关。他们啃下深海材料老化、信号传输等“硬骨头”,掌握多项自主核心技术,让国产海缆在国际市场挺直腰杆。

    未来,中天将依托盐城优势,以一流制造、检测设备和专业团队,打造“国家海洋工程电线电缆产业化基地”,目标成为海底光电复合缆、光缆、深海脐带缆等领域的国际领军者,助力盐城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