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线缆:从车间革命到全链智造

    发布日期:2025/11/21 9:34:30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一度电能让电动自行车跑60千米,能让电视机连续播放10小时,可供手机充电100多次,而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一度电还能转化为支撑AI算力洪流的有效计算。有人将AI称为“智能巨兽”,说它是吞噬电力的“电老虎”。其实,只要给出适合的数智方案,AI也能够成为产业转型和效率提升的核心工具。

    在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缆”)的海缆制造、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马股份”)的电缆生产等场景中,数智化方案的落地让线缆与AI形成了相互赋能、深度共振的关系。


    AI赋能海底电缆智造,打造海洋能源“未来工厂”


    在宁波北仑郭巨白洋线南穿山半岛,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与东方电缆携手共建的“宁波东方电缆东部(北仑)基地·数字化未来工厂”,是国内最大的海缆智能化生产基地,也是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示范项目。

    这片占地450亩的未来工厂,目之所及都是欣欣向荣的智能制造景象。中国联通助力东方电缆重新构建了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AI数据分析、共享制造、工控安全等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及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全流程可视化。尤其在海缆设计阶段,能够根据不同的海况,利用数字孪生和AI智能分析,提高海缆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并在真实环境中验证产品性能。

    以成品生产为例,立式成缆机出线时会主动发送输送信号到托盘,托盘接收到指令信号后启动联动控制系统。同样,从托盘到码头的海缆敷设船上的托盘,也是通过联动控制系统进行通讯,送线与收线的两个设备间会自动进行力和速度的同步平衡。

    未来工厂还通过联通5G网络全覆盖,实现海缆立式成缆旋转生产实时监控;采用工业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传统机械仪表数据采集、分析与安全预警,为生产提供全数据支撑。

    一次开机率从原先的连续25天提升到连续30天,生产效率从原先的0.9m/s提升到1.4m/s,产品电压等级从原先的500kV提升到1000kV,测试水平从交流500kV提升到交流1600kV……这就是未来工厂给东方电缆带来的明显改变。

    “我们与联通携手,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和区块链技术,重新构建ERP/MES/SCADA/PLC等系统一体化运营平台,做到了各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生产制造和运营管理全流程可视化,不仅达成了大长度高等级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从生产到装运、从车间到码头的智能化联动,还可以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和产品全生产周期数据的实时监测、共享。”东方电缆未来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统计,未来工厂项目投产后使东方电缆实现单位运营成本下降28%、生产效率提升37.5%,还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16%,累计减少二氧化碳当量2.86万吨,冷却水100%回用,实现了“零废水、低排放”,为东方电缆新增年产值100亿元,切实达成到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的目标。该项目还曾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传统车间变身“数字工坊”,形成电缆物联一张网


    扎根于杭州临安三十余年的万马股份,凭借“万马千军生态链”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让自身跑出发展加速度,更带动当地整个产业链向智能化、协同化迈进,成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

    走进万马股份的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线缆材料,智能AGV物流设备灵活穿梭于产线之间,工作人员只需轻触屏幕,便能完成物料调配。这些高效运转的场景,源于企业自2022年启动的数字化升级战略。

    在原智能工厂的基础上,万马股份打造了覆盖生产、物流、管理等全生态的“万马千军生态链”,构建起应用层、平台层、基础设施层和边缘层的四层架构体系,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方位支撑。

    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有近1500台设备实现互联,数据采集点突破1万个,未来全部建成后,设备接入量将达2300台套,数据采集点扩充至2万个。这一平台的深度应用,不仅让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降低30%,更推动企业从单点自动化向全链条智能化跨越。

    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仅靠硬件升级就能完成。在生产线提速的同时,人工质检环节的效率瓶颈成为新的挑战。为此,万马股份创新引入AI视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实时识别生产异常并自动调整,使质量管控从“事后纠错”转向“主动预防”。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产品合格率,更让生产流程实现质的飞跃。

    “万马千军生态链”的更大价值,在于其带来的产业协同效应。该平台整合了电缆原材料采购、成品交易、物流配送等全流程业务,形成“电缆物联一张网”,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协同。

    过去,物流环节的不确定性常导致交付准确率仅80%,企业不得不依赖“人海战术”弥补效率短板。如今,智能物流系统的应用让交付准确率跃升至95%,真正实现企业端、物流端、客户端的多方共赢。目前,已有300多家供应商和客户接入该平台,共同构建起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

    近些年,临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当地政府“产业强区”战略下的政策支持、人才引进和技术平台搭建,为企业转型提供了关键助力。如今,万马股份正将AI技术向研发、服务等环节延伸,并计划将“生态链”模式拓展至新能源、高分子材料等领域,进一步释放数字化潜能。

    万马股份的愿景不止于自身升级。未来,企业将通过管理能力输出,赋能更多产业链伙伴,让“智造共生”的生态模式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从东方电缆到万马股份,这些线缆企业的“数字实践”正在证明:AI不是制造业的外挂工具,而是重构产业基因的核心引擎。当AI算法逐步渗透到每一道工序,传统制造的边界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数据驱动、算法决策、实时优化的新型工业生态。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