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缆的钢铁与铜丝间,她如灵动的电流,穿梭其间,以智慧为梭、以创新为线,点亮了科技与创新交织的璀璨火花。
夏霏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资深工程师及部门主任,近年来成功研发出多项创新产品,包括铝管支撑型耐热铝合金型线扩径母线、超高强度钢芯铝合金绞线等十五项新品。其中,碳纤维复合芯系列导线被列为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仅实现高达3.2亿元的销售额,更实现了1.27亿元的利税。此外,她参与研发的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销售业绩突出,在节能减排方面更取得显著效益;铝管支撑型耐热铝合金型线扩径母线,在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大放异彩,成功解决了特高压变电站母线噪声大、电晕放电严重的行业难题,为行业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以报国为信念 编织梦想路径
夏霏霏与电缆行业的深情厚谊, 可追溯至她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岁月。在那段求知若渴的日子里,她在深耕学术沃土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国家亟需攻克的特高压技术领域。“国家需要,国情使然”——这沉甸甸的八个字,激励着国内众多科研工作者在发达国家尚未攻克的技术难关上奋勇前行。夏霏霏,便是这众多追梦者中的一员。
中国电力负载与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均,加之2003年前后凸显的区域性、时段性、结构性缺电难题,以及中东部燃煤电厂引发的环境污染,共同催生了对电力系统发展的新要求。于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以满足长距离、低损耗、大容量的电力传输需求。远东电缆有限公司作为“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了全球首条商业化运行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为国家的“西电东送”战略铺设了电力高速通道。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夏霏霏得知了远东集团对特高压领域人才的渴求,并通过层层选拔,顺利加入了这个大家庭。2011年4月,研究生毕业的夏霏霏,与六位同窗好友一同踏上了前往宜兴的K字头列车,心中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不免有些许忐忑与不安。对于这位从小在黑龙江长大、求学从未离开过本省的女孩而言,远方的一切既新鲜又充满挑战。
初入远东,凭借专业对口的优势,夏霏霏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架空导线研发部的一名工程师,肩负起架空用铝合金导线及材料配方的研发重任。然而,初入职场的她,虽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也不免在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前感到迷茫与焦虑。加之铝合金配方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鲜有工程师愿意倾囊相授,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从零开始,赢得信任与认可,成为她必须跨越的障碍。身处异乡,孤军奋战,夏霏霏的心中难免泛起波澜。但那份骨子里的倔强与坚韧,让她坚信只要付出努力,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于是,她选择了一条自我探索、自我磨砺的道路,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为自己赢得了掌声与尊重。
以科技为支撑 编织技能图谱
2011年,远东携手南京理工大学韩之俊教授团队,于远东掀起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培训浪潮。韩教授,作为全国六西格玛管理促进委员会的专家委员,曾荣获国家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学术造诣与实践经验均属上乘。有幸成为此次培训的学院,夏霏霏倍加珍惜。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作为一种新颖而高效的管理工具,其复杂性与挑战性让同期培训的同事们纷纷感叹课程之难。一旦某个环节理解不透,便可能导致后续内容难以衔接。然而,对于夏霏霏而言,面对困难她从不退缩,反而将其视为磨砺自我的契机。培训期间,她始终坚守第一排,全神贯注地追随老师的讲解,课后则勤勉练习mintab软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在改进阶段的实践中,根据试验方案的设计,需进行9炉铝合金配方的制备。连铸连轧试验规模庞大,耗时冗长,但夏霏霏与师父毫无怨言,并肩作战,在车间连续奋战4炉,直至第二日晨曦初现才得以下班休息。这份坚韧与执着,终得现实回馈。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攻关,她主导的六西格玛项目——“优化电缆导体用8000系列铝合金线工艺”,在公司当年的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汇报答辩荣获一等奖,项目产品也顺利实现批量生产与应用。迄今为止,该项目产品累计销售额已逼近20亿元大关。
此外,夏霏霏凭借在此项目中的卓越表现,于2012年10月顺利通过全国六西格玛黑带理论考试,2014年8月更是荣获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注册六西格玛黑带证书”。一战成名,夏霏霏不仅赢得了身边人的广泛认可,还开启了职业生涯篇章。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夏霏霏将六西格玛管理分析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成功解决了铝合金配方生产中的诸多难题。她相继开发出铝合金电缆导体、高强度铝合金、中强度铝合金、高强耐热铝合金、超耐热铝合金等5种铝合金导体配方及制造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均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以实践为笔触 编织进步之阶
自毕业之初踏入远东的大门,十四载春秋悄然流逝,她以汗水浇灌梦想,以坚韧铸就辉煌。在实验车间的每一寸土地上,夏霏霏用脚步丈量着科学的奥秘,用心灵感受着创新的脉动。每日晨曦初现,她便已在锅炉旁忙碌,精心调制着即将实验的铝合金配方。从原料的甄选到成品的诞生,近八个小时的时光里,她不厌其烦地记录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虽烦琐至极,却铸就了成果的精准与卓越。她坦言,自己并非天赋异禀,甚至自嘲为“笨拙”。然而,正是这份大智若愚的谦逊,这份对烦琐工作的无畏坚持,这份对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让她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满满。
2012年,夏霏霏受命研发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面对耐热性能指标的高难度挑战,她迎难而上,无数次试验,无数次验证,只为那1%的提升。为确保产品合格率的100%,她亲自上阵,每次试验都亲手测试样品。45根耐热铝合金线,承载着她的希望与汗水,1.2公里的往返路程,她以自行车为伴,风雨无阻。两个月的日夜兼程,她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产品经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她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最完美的回馈。
时光荏苒,2019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国电科院急需特强钢芯中强度铝合金绞线样品。面对紧迫的任务,正值国庆假期的夏霏霏与团队领导毅然放弃休假,全身心投入样品的研发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JLHA4/G2A-1000/80样品成功试制。远东,以行业最快响应的速度,率先拿到型式试验报告,从而在国网特高压输电工程招标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1.21亿元。
以挑战为磨砺 编织家业双赢
在夏霏霏的职业生涯中,攻坚克难的瞬间犹如繁星点点,数不胜数。她的人生箴言“认真高效地工作,快乐地享受生活”不仅是笔记本上的墨迹,更是她心灵的灯塔,指引着她在生活与工作的交织中找到完美的平衡。
她与丈夫在大学时期相遇相知,共同走过了青涩岁月。当夏霏霏踏上南下的征途,是丈夫的鼓励给了她无尽的勇气。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历练,却不料她竟在远东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面对困境,她虽有过退缩的念头,但那份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让她在自我勉励中一次次坚定了前行的步伐。而丈夫的深情与坚决,更是让她感动不已。他毅然放弃稳定的教职,追随她的脚步来到宜兴,同样加入了远东,成为一名设备工程师,在彼此的陪伴中,让爱情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
在事业与家庭的抉择中,夏霏霏也曾面临过重大的考验。2012年,国家电网迎来高速发展期,力推新型节能中强度铝合金导线,国内研发尚处于萌芽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远东积极响应,投身研发浪潮。此时,夏霏霏部门遭遇人才流失,她临危受命,成为研发核心。接手重任不久,夏霏霏惊喜发现自己怀孕,但这份喜悦迅速被矛盾取代。家人担忧车间环境对胎儿不利,劝她放弃。然而,她深知此项目的重要性,不仅关乎个人职业发展,更是铝合金研发领域的宝贵实践。她毅然决定扛起重担,全身心投入,未曾畏惧前路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研发之路异常艰辛,从沟通计划到样品检测,每一步都需她亲力亲为。团队虽并肩作战,但试验结果屡屡不尽如人意。面对失败,夏霏霏始终保持乐观,坚信国家电网的推广意味着产品的可行性,只要坚持,成功终将到来。终于,2012年末,中强度铝合金绞线项目圆满成功,产品性能卓越,符合国网招标标准。
在夏霏霏的世界里,电缆不再是简单的电力传输媒介,而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是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载体。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用她的智慧与勇气,不断突破技术的壁垒,攀登科技的高峰,编织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科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