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缆新:重点工业品质量追溯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5/4/9 8:45:30    来源:十堰晚报    阅读次数: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重点工业品(如线缆、钢材、机械设备等)的质量安全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因质量不达标导致的工业事故中,约35%与供应链追溯体系缺失直接相关。构建覆盖全链条的工业品质量追溯体系,不仅是企业合规生产的“生命线”,更是推动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


    一、痛点解析:工业品质量追溯为何迫在眉睫?


    1、安全风险高发非标产品、偷工减料等问题频现,威胁电力、建筑、交通等关键领域安全。例如劣质线缆易引发火灾,假冒轴承导致设备故障等。

    2、监管难度大传统纸质记录易篡改、数据孤岛普遍,监管部门难以及时锁定问题源头。

    3、企业品牌受损一旦发生质量事故,企业面临信誉危机。某知名机械厂因零部件追溯失灵,召回损失超2亿元。

    行业需求:重点工业品质量追溯需实现“一物一码、全链可控”,打通从原料采购到终端消费的数据闭环。


    二、技术破局:数字化追溯如何赋能工业品质量升级?


    以Ecode码、区块链、物联网(IoT)**为核心的技术方案,正成为工业品追溯的“标配”:

    Ecode码:国家标准的统一标识体系,赋予每件工业品唯一“数字身份证”,支持跨系统数据互通;

    区块链存证:生产、质检、物流等关键数据上链,确保不可篡改,提升监管公信力;

    智能终端联动: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动态监控产品生命周期质量。

    案例落地:上海缆新与广东电缆厂联合打造的线缆追溯体系,采用Ecode码实现“一米一码”精准管理,非标产品流入市场率下降90%。


    三、政策驱动:国家战略为质量追溯按下“加速键”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2025年前建成覆盖重点工业品的全链条追溯网络;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龙头企业100%实现质量数据云端化管理;

    地方行动:广东、浙江等地对通过质量追溯认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与技改补贴。

    企业机遇:抢先布局数字化追溯体系,可抢占政策红利,提升招投标竞争力。


    四、实施路径:三步构建高效质量追溯体系


    标准化标识:采用国标Ecode码或GS1编码,统一产品标识规则;

    全链数据集成:对接ERP、MES、SCM系统,实现生产、仓储、物流数据实时同步;

    消费者共治:提供扫码验真、质量反馈入口,倒逼供应链透明化。

    成本优化:云平台+SaaS模式可降低中小企业部署门槛,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6-12个月。


    五、挑战与对策:打破落地“最后一公里”


    数据安全:采用私有链+权限分级管理,保障企业核心数据隐私;

    跨行业协同:联合行业协会制定细分领域追溯标准,避免重复建设;

    消费者教育: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普及扫码验真方法,提升公众参与度。


    结语:以追溯之力,铸工业之魂


    重点工业品质量追溯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革命。随着Ecode码、区块链等技术的普及,未来3-5年,中国工业品有望实现“生产可记录、流向可追踪、责任可界定”的全链智控新时代。企业唯有主动拥抱数字化,方能在质量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