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浪潮中,中国电气装备所属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电光电缆”)实现了从连续亏损到经营指标持续攀升的华丽转身。作为这场变革的重要亲历者、见证者与核心推动者,马养增始终秉持“成为行业一流电线电缆制造商”的核心理念,以改革破困局,以创新促发展,加速推进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绿色制造的全面转型。
马养增现任西电光电缆党委书记、董事长,他深耕电线电缆行业二十余载,先后获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国西电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西电光电缆以改革实践重塑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以智能化改造重构生产流程,入选“陕西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并构建覆盖原材料、生产、再利用的全链条环保体系,以实际行动延续并升级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刀刃向内破瓶颈,组织重塑焕生机
以“三定”改革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改革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必答题。”2019年,在行业深度变革与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西电光电缆领导班子立足企业发展困局,以“破釜沉舟”的魄力作出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决策。时任营销中心主任的马养增坚决贯彻落实企业领导班子部署,勇担市场营销中心改革“重担子”,将顶层设计细化为组织改革、架构重组等具体举措,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作为业务一线的指挥官,他敏锐地意识到,传统营销模式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已显乏力,难以持续支撑业务的长远发展。他深刻把握“国企改革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出“精准重构组织架构,打造高效运营体系”的发展思路,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马养增作为改革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推动企业构建“344”战略架构,即:职能部门3个,业务部门4个,生产车间4个。健全“大营销”“大技术”“大生产”体系,形成“研产销”一体化的新格局。改革后,企业部门精简35%,形成高效协同的扁平化矩阵管理模式,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他聚焦价值链优化,推动“客户需求—技术响应—订单交付”全流程提速,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马养增加速开拓新兴领域,牵头组建新能源电缆营销突击队,并亲自带队攻关海上风电项目,成功为企业在新兴领域发展搭建起“前哨站”。
作为企业改革的核心推动者之一,为持续提升营销团队效能,马养增以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目标重构营销体系,推行“竞聘上岗+适岗调整”双刃机制——这不仅是简单的“强身瘦体”,更是以“能上能下”的鲶鱼效应激活组织生态。在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他顶住压力立信立威,既守住制度刚性,又躬身率队冲锋在市场一线,仅用三个月便成功斩获首个千万级电缆订单,以实绩战果验证改革成效。当年,企业营销系统人均订单量大幅提升16%,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回望改革以来的奋进征程,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着西电光电缆的蜕变之路,企业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多项核心指标刷新纪录。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已让企业重焕生机,正以坚实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多元布局拓市场,战略转型开新局
从单极依赖到全域突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行业深度变革的关键时期,马养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产品研发与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成功打造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为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轨道交通业务占比由高达82%优化至35%,整体营收实现翻番,抗风险体系初见成效。
面对企业对铁路市场的深度依赖,马养增将危机转化为转型契机,扎实推进“三步走”战略落实落地:第一步全面夯实发展基础,第二步打造国内行业排头兵,第三步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根据“多元抗风险”思路,他以“巩固轨交、攻坚配网、拓展内配、开发三新”为市场开拓方针,亲自带队打响市场突围战,首次中标上海、江西、山东等七个配网项目,超额完成2024年度目标任务,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马养增以全球化视野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企业在高铁信号电缆领域的技术优势,成功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马来西亚东海岸项目和几内亚、赞比亚、尼日利亚等订货大幅增长,推动“XD”线缆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作为组织变革的领航者,马养增深知“强兵方能制胜”。他以系统化思维推进营销网络升级,将六大区域整合为五大战略板块,重点强化配电网业务团队的专业能力建设,实现存量深耕与增量开拓的协同推进。他还通过“客户营销剧本演练”“情景催收实战”等实战培训,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增强团队战斗力;依托“师徒结对”等人才培育机制,有效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推动营销团队从传统业务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
过去五年间,西电光电缆历任领导班子始终以“奋斗者”精神推进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开拓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马养增接任后,继承发扬“奋斗者”文化,敏锐把握市场机遇,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新增订货量、营业收入总额实现2倍以上增长,正如马养增所言:“这不是某个人的战功簿,而是一代代奋斗者用改革铁锤砸开市场坚冰的集体勋章。”这份凝聚着传承与突破的成绩单,彰显了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创新驱动强内核,技术引领攀高峰
破解“卡脖子”与绿色转型双赛道
“毫米级的工艺优化背后,是数据颗粒度的持续细化。”马养增坚信,技术创新与成本管控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双引擎”。西电光电缆以技术创新为改革突破口,聚焦“国产化替代”与“绿色转型”双赛道,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围,以“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构建全价值链降本增效体系,在技术领先与成本优势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面对5G通信用高频漏缆发泡绝缘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西电光电缆改革领导小组提出“自主可控”策略,推动组建跨企技术联合攻关团队,引入纳米级配比技术,攻克高频介电常数偏高难点,采取双阵列多槽型设计、绝缘浸没冷却方式等措施,打破企业漏缆产品对国外材料的依赖,目前已成功实现工程应用。企业技术团队通过实施40项关键工艺革新,实现铜利用率提升1.5%、信号电缆材料消耗率下降2%,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既得益于企业持续保持3%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也源于多年来积累的90多项专利技术所形成的深厚技术储备。
在成本管控方面,马养增立足企业成本费用穿透管控工作,系统谋划并提出“三主线两结合”成本纲领,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行动指南。他秉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核心理念,精准靶向攻坚,成立“成本管控”专项小组,锁定工艺设计、能源管理、设备维护等五大关键领域,通过工艺“瘦身”、能源“错峰”、设备“换血”等举措,创新“铜价风险”对冲机制,推行集约化采购模式,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协同发力。同时,通过搭建分钟级成本预警平台,实施精细化核算单元管理,系统消除151种工厂浪费,将制造费用占产值比、销售费用占收入比、自产成本与BOM偏差率等关键成本指标纳入KPI考核。建立健全“创新改善先锋”评选机制,聚焦车间工艺改进、6S管理、设备改造等“四技五小”项目,评选出32项优秀成果,有效激发了全员参与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机制革新育生态,数智赋能筑很基
构建人才与制造双引擎
“改革的本质,是打破旧秩序,重构新生态。”马养增以破局者的魄力,在企业管理与制造升级的赛道上掀起深度变革,通过机制革新与数智赋能,激活企业内生驱动力。他秉持“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的理念,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强化竞争性选拔力度,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推动“一人一书”契约化管理延伸至人才序列,“让实干者有为有位”的价值导向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彰显。
马养增坚持价值创造导向,全面重塑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三位一体”考核薪酬管理体系,提高全员浮动工资占比,拉大营销人员薪酬差距,收入“能增能减”的局面加快形成。持续完善人才内部发展环境,主持实施岗职级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拓展各序列4级以上职级建设,打通管理—专业“H”型发展通道,完善“Y”型职业成长路径和“十字”型薪资增长路径。大力落实“缆英”“缆星”分层培养计划,开展青年会客厅、帆书共读等创新性学习活动,助力企业60余名青年人才干部快速成长,形成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良性循环。
面对制造升级需求,马养增大力倡导“向科技要效益”的理念,推进企业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建ERP、MES、SCADA等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生产设备与仪表、工艺与检测数据互联互通。建立绝缘料等智能立体库,采用AGV配送物料,并规划集中自动供料系统,实现无人化配送。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他推动成立高分子材料车间,通过技术创新整合资源,激活上下游协同,短期内实现软聚氯乙烯塑料、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批量供应,覆盖电线电缆上游主要材料,推动企业向数智化、创新型加速迈进。
党建引领聚合力,融合赋能攀新高
构建党建与业务“一盘棋”格局
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马养增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红色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攻坚、科研创新等业务工作“十指联动”。
他巩固深化“一中心六引擎”零基评价体系落实落地,聚焦方向、活力、动力、成长、文化、基础等6大维度24个指标,持续深化“三层次党建共建体系”,创新“党建+业务”联动考核机制,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通过与金甬铁路、赣深铁路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联合攻坚,切实加快项目推进力度,增强客户合作黏性,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支部书记既要成为业务骨干,更要当好党建先锋。”马养增提出“双强型”干部培养目标,要求支部书记不仅要成为懂党建的“排头兵”,更要成为做精业务的“行家里手”,推动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依托“高管直通车”“七个我为”等全员创新平台,畅通员工建言渠道,实现基层建议1分钟扫码直达决策层,目前已开展11期,征集建议200余条,改善率超90%。企业通过建立“问题反馈—跟踪改善—成果落地”的闭环机制和“三表格两公开一兑现”长效机制,推动多项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营销一线成长为企业关键负责人,马养增始终以改革者的魄力与创新者的智慧推动企业发展。他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管理变革,以“智改数转”的布局推动技术升级,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案例。面向未来,西电光电缆正以建设“行业标杆”为目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为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电气装备集团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