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光电缆:“高管直通车”架起员工连心桥

    发布日期:2025/9/2 16:14:25    来源:中国电气装备    阅读次数: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更是凝聚合力的核心。中国电气装备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急难愁盼到点滴需求,从职业成长到生活保障,多维度推动“为职工办实事”落地见效。我们特策划“办实事”专栏,集中展现各单位在服务职工中的务实举措与暖心成效——无论是改善工作环境的“硬支撑”,还是提升幸福指数的“软服务”,每一件实事的背后,都承载着企业对职工的深情厚谊,也见证着全员同心奋进的凝聚力。


    1.jpg


    “没想到建议秒达高层”、“没想到小事快速解决”、“没想到金点子能换真金白银”,在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西电集团西电光电缆一线员工的这“三个没想到”,道出了企业民主管理的新气象。如何让职工的声音不再“石沉大海”?如何让基层的智慧真正推动企业发展?

    西电光电缆以“高管直通车”破题——一个扫码即达的数字化建议平台,不仅打破了传统层级壁垒,更让员工的“金点子”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管理升级的“金钥匙”。从一双劳保鞋的及时更换,到智能照明的节能改造;从食堂菜单的“职工当家”,到通勤大巴的精准开通;从安全培训的“云端进化”到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

    在这里,每一条建议都被认真对待,每一个“小诉求”都可能触发一场“大变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电光电缆 ,看看他们如何用“指尖上的民主”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破壁垒  搭舞台  指尖上的民主快车道


    3.pn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四下基层”工作走深走实,西电光电缆创新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通过“高管直通车”员工合理化建议平台,打破传统层级桎梏,构建员工与决策层的“云端绿色通道”,企业主要领导亲自审核平台建议,明确提出措施要求,以行动传递倾听民意的坚定决心,推动企业治理效能与员工获得感双向跃升。

    “以前提建议像‘翻山越岭’,现在扫码‘一键直达’,车间老师傅都会用!”铁路电缆车间员工王勇的感慨,道出了平台“零门槛”的优势。以往,员工的合理化建议需经班组、车间、职能部门等多层级传递,沟通链条长、效率低。如今,通过“高管直通车”平台,员工动动手指即可实时提交建议,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员工少跑腿”。

    为确保建议高效闭环落实,企业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平台设置5大核心板块、12个细分领域,引导员工精准建言。每月25日由西电光电缆党群工作处对建议实施“三级分类”动态管理(一级建议立刻响应,二级建议执行部门限期办结,三级建议纳入长期规划)。企业每月在OA局域网,车间LED等平台公示进展,形成“提建议—办事情—晒成果”的全链条透明管理。

    在激励机制方面,西电光电缆创新构建“战略驱动型”积分激励体系,以“首提优先、联名共享”为原则,根据建议的价值类型、创新程度和执行难度,由党群工作处和实施部门对建议者和改善者进行差异化精准赋分。结合“划小核算单元,成本费用打开”“杜绝151类浪费专项行动”,特别设立降本节资类建议双倍积分政策。企业形成“三表格两公开一兑现”的运转模式,通过建议反馈表、改善跟踪表、员工积分表展现全过程,同步公开建议内容和积分情况,并配套实施积分兑换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员工持续参与热情。


    2.png


    从“小诉求”到“大温暖  人性化服务落地有声


    “高管直通车”不仅是收集建议的平台,更是“民生温度计”。西电光电缆秉持“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指数”的工作理念,持续推动服务升级,以高效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一双劳保鞋的“连锁反应”

    当一线职工试探性地在“高管直通车”平台提出“为操作岗增配一双劳保鞋”的建议时,没想到次日就收到了党群工作处的专项回访。更令他意外的是,企业物资采购部门迅速行动,不仅建立了“岗位劳保需求画像”,还为高频作业岗位量身定制了“耐磨款+防滑款”双配置方案。以此为契机,企业同步启动全员劳保需求调研,将原本统一发放的劳保物品,升级为“季度按需申领”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精准匹配员工需求,切实提升满意度。“连一双鞋的小事都这么重视!”一线职工的感慨,正是企业将“员工诉求无小事”理念落到实处的生动写照。

    后站台照明的“智慧调光”

    “夏季天亮早,后站台照明早开1小时太耗电。”这条来自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迅速触发了企业的节能改造行动。企业随即引入智能光照感应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亮度,实现了根据季节变化、天气状况自动调节照明时间的智能化管理。为兼顾灵活性与节能需求,同时在配电箱增设了“节能模式”手动开关,方便特殊情况下的人工调控,每年为企业节省出可观的电费支出。

    食堂菜单的“职工当家”

    “希望提前知道菜品,别总吃‘盲盒饭’。”这条来自职工的用餐建议一经提出,企业立即行动,迅速成立职工代表组成的“餐食评审团”,深入调研职工口味偏好,优化菜品结构,严控食品安全,并增设特色风味窗口,通过微信群提前公示每周菜单。

    打车费的“大巴革命”

    “新园区零散打车成本太高,建议开通通勤大巴!”这条来自职工的呼声迅速得到企业重视。经过精准的成本测算和路线优化,企业推出了定制化通勤解决方案,既降低出行成本,又增强团队凝聚力。

    培训课的“云端进化”

    面对经常出差人员流动频繁、集中组织困难,导致教育培训难的问题,企业创新构建“移动云学堂”在线学习平台,并引入帆书共读社群学习模式,实现培训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升级。为契合碎片化学习需求,企业将传统课程拆解为5—10分钟的精品微课,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呈现安全操作要点,结合情景模拟增强代入感,让员工在沉浸式互动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大幅提升培训覆盖率和完成率,更构建起动态更新的课程资源库,既提升培训效率,又丰富课程资源。

    每一处细节都传递着企业的人文关怀,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员工的智慧与心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改变,正是西电光电缆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注脚,彰显出企业在民主管理与创新发展中的务实担当。


    从“小建议”到“大动能”  推动实现生产革新


    西电光电缆通过“创新改善先锋”评选,聚焦车间工艺改进、6S管理、设备改造等“四技五小”项目,深度挖掘员工创新潜力。项目开展以来,累计吸引百余名员工踊跃参与,200余条合理化建议以99%的转化率高效落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32项“四技五小”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提出者获评西电光电缆“创新改善先锋”,全面激活全员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仓储布局的“效率革命”


    222.jpg


    一条“优化仓储布局提升物料流转效率”的普通员工建议,引发了企业供应链体系的深度变革。企业迅速响应,组成专项领导小组进行调研,推行精细化库位规划,将高频周转物料集中存放,并引入智能调度算法对仓储流程进行改造。改造后,物料周转周期缩短30%,产品交付周期平均压缩2个工作日,供应链响应速度显著提升。“真没想到一个小建议能带来这么大的改变!”员工感慨道。

    皱纹纸工艺的“精益突破”


    111.jpg


    一条关于“皱纹纸利用率不足”的基层建议,掀起了生产工艺的深度优化。企业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建跨部门技术攻关小组,聚焦绕包张力、绕包厚度均匀性及柔韧性等核心工艺参数开展系统性梯度测试。通过多轮模拟验证与数据建模分析,精准校准各工艺参数阈值,确保生产工艺达到最优状态。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功研发出智能复绕机,该设备搭载先进的自适应张力控制系统,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动态调整张力,使材料工序的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至97.6%。经实际应用验证,改造后的生产线每月可有效消化积压小纸盘1200余个,每年节约绕包材料成本超6万元。

    西电光电缆的“高管直通车”架起了民意沟通的桥梁,将员工的“微需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大变革”。这面倾听民意的“镜子”,映照出基层心声;这把治理创新的“杠杆”,撬动了管理效能提升,推动企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如今在西电光电缆,“今天你提建议了吗”已成为职工们的新问候语。大家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名字会实时显示在OA系统的“个人积分排行榜”中,优秀建议更会转化为车间里张贴的“改善成果榜”。这种“我的企业我参与”的主人翁意识,正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电气装备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深化作风建设,坚持把“我为员工办实事”作为重要抓手,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让作风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基层一线。在“小诉求”与“大图景”的同频共振中,书写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答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发展合力。

    (中国西电集团所属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曹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