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上海电缆研究所高频数字电缆领域的技术团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0年1月,数据缆的总规范、业内广泛应用的IEC 61156-1正式启动4.0版本的修订工作,IEC TC46/SC46C秘书处主动邀请上缆所专家尹莹作为项目负责人。2020年5月,SC46C秘书处公布了高频测试线领域的时域方法测试总规范即IEC 62783-1-1新项目立项的投票结果,该项目得到成员国100%的通过率,尹莹再次受邀担任项目负责人,上缆所实现了IEC SC46C下高频测试领域的新的突破。上海电缆研究所在该技术领域形成了国际标准引领者的地位,其背后是技术团队二十多年围绕前沿技术坚持不懈钻研的结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缆所的技术团队就开始进行高频数字电缆技术领域的研究。在二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下,技术团队形成了系列化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成功市场化转化,对中国高频数字电缆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系列化的高频数字电缆测试设备、电磁兼容测试设备、高频电子线测试设备成功结束了国外测试设备在中国的垄断地位,大大降低了国内厂商及用户对国外设备的依赖。二十多年的坚持也形成了覆盖该领域的高频测试、电磁兼容测试、组件评估及测试的领域技术带头人梯队,以江斌副所长领衔的技术团队成为国际上仅有的两家可以提供该领域测试技术解决方案的团队之一。
虽然有了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此时上缆所在国际标准制定中仍充当着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为了让国外专家对中国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充分的了解,上缆所承办了2017年春季的TC46及SC46C的工作组会议。借此机会,技术团队邀请各国专家实地参观和考察了上缆所、国缆检测中心,并向各国专家展示了上缆所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SC46C秘书处专门组织了一次会议,会上江斌副所长代表中国代表团,详解现有的已立项新标准(IEC 62783-1)存在严重的技术方向错误及中国投发表反对票的理由。此次会议非常成功,上缆所的研究成果赢得国外专家对上缆所技术团队的充分肯定,同时承认标准存在严重的不足,一致同意重新考虑标准的构架。在接下来的2018年和2019年的IEC工作组会议和总会上,上缆所尹莹代表中国代表团做了多次技术报告,也向各国专家展示了中国技术团队的科研成效。技术团队列举了现有的IEC 61156-1标准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同时尹莹还发现事关5G传输速率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平衡衰减),在IEC、TIA和EN三大流行的国外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错误。有专家说,中国团队解决了标准“顽疾”,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由此中国代表团从标准制定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
IEC 61156-1和IEC 62783-1-1两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国际话语权,对中国的通信电缆行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从此成为国际标准的引领者。上缆所的技术团队将一如既往,持续攀登技术高地,铸牢该领域国际标准引领者的地位。
(光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