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是奋斗出来的。用心‘造线缆’,要在线缆领域做到极致。”这是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能源汽车线缆事业部技术部长张东杰的奋斗誓言。
2008年,张东杰大学毕业,进入“上上”,从车间工艺员起步。因工作出色,半年内,他连跳两级:到矿缆分厂从事生产管理后,又到公司的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搞技术。从此,他与一根线缆“结缘”。
在线缆测试实验室里,张东杰时常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不停地来回于观察实测线缆与电脑显示数据比对的“两点一线”间,他一边记录着每根测试线缆的质量数据,一边思考着如何改进线缆品质、调整关键参数等。由他主导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用硅橡胶车内高压软电缆,设计技术标准和性能要求优于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举打破了汽车关键电气零部件需从国外进口的局面,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该线缆现已批量配套国内新能源企业安全应用,且产品设计经验已被固化,并推广至批量生产。
在张东杰的办公室里,橱窗内堆满着各种证书,仅专利就多达十多项。其中,塔筒用电缆、耐磨抗拖曳耐低温软电缆和硅胶绝缘车内高压软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均为发明专利。他说:“3项发明专利,都是在一次次失败与挑战中获得成功的。”2010年,由他主导研发的额定电压26/35千伏乙丙绝缘无卤风能电力电缆项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替代进口,推动了海上风电电缆国产化进程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2015年,张东杰主导研发了轻型抗蠕变塔筒用阻燃电力电缆项目;2021年,又承担了汽车线缆轻量化、大功率快速汽车充电、汽车网联化线缆的立项开发。
“不但自己要做得更好,还要把好的经验、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大家。”这是张东杰的带团经验。为提升团队整体实力,从体系到规章制度,再到产品研发、标准、检测试验等,他都把它一项项“固化”下来,并以“项目负责制”的培养方式,让每个成员得到锻炼。经过磨练,张东杰所带的10人团队,均已在工艺、技术等关键岗位独当一面。据统计,他们一年要完成各类QC小组项目30多项,每月完成小改小革近30个。
在“上上”的培养下,张东杰得到快速成长,现成为机械工程专业工程师、线缆制造高级工,先后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市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21年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