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成立国家级东数西算产业集团

    发布日期:2022/5/5 11:35:17    来源:C114    阅读次数:

    在近日某公开场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处处长王建冬在《构建“东数西算”国土空间算力资源调度体系的政策思考》主题演讲中呼吁成立国家级东数西算产业集团,实现东部和西部数据中心资源的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借此有效降低东数西算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成本更加低廉的算力服务。


    东数西算推进模式:试点先行,梯次推进


    王建冬指出,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一体化”有三个因素需要考虑:一是要一体化地考虑数据中心、云数据的流通治理,以及数据应用和安全的衔接;二是要一体化地推动政企之间数据资源的融合发展;三是要一体化地运用政策引导、规范制定、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和工程牵引等多种方式,协同解决大数据发展的制度问题。

    围绕这样的总体思路,国家信息中心提出5个‘数’:底层的“数网”优化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数纽”推动算力资源的服务化,“数链”加强数据要素的市场培育,“数脑”深化大数据的协同应用创新,“数盾”强化大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在具体的推进模式上,提出分级分类分步推进,从国家到区域再到省一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建设八个算力枢纽节点的核心理念是要构建东数西算的数网体系。“目前,我们国家算力资源需求不足的省份主要在西部,而需求过剩的省份在东部,东数西算工程就是要实现算力和数据之间的流通和调度,”王建冬说:把‘瓦特’的流动转化为‘比特’的流动,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对当地就业的有效促进。


    东数西算推进路径:上云、用数和赋智


    王建冬介绍,国家信息中心从“上云、用数和赋智”三个层面设计东数西算的推进路径。

    上云层面上,探索“第四方云”的云数网联动转型模式。东数西算需要构建一个能够独立于各个工业云之上的、统一计算调度的云解决方案,同时能够解决企业上云和迁移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实现云资源的东西部之间自由调度和流通。

    用数层面上,构建“前店后场”式的新型数据应用架构。目前的模式是把高频的应用放在东部,对时间要求不敏感的应用放在西部,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超远距离范围内的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的一体化调度体系。即把“前店”放在东部,“后厂”放在西部,实现“前店后场”两个数据之间的调度和流通。

    在赋智层面上,构建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密集型的外包服务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大部分的算力消耗非常巨大,但时延要求并不高,比如说游戏的画面渲染、短视频流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很多放在东部的 AI算力模型训任务转移到西部去,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的降低。

    王建冬指出,从资本层面而言,需要构建一项东数西算产业基金,让政府和设备提供方进行能源配套、网络配套。东数西算的建设运营和云服务厂商要联动起来,形成在资本层面的纽带,实现各方利益的共享。

    王建冬呼吁,未来要成立国家级的东数西算产业集团,实现东部和西部数据中心资源的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借此有效降低东数西算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成本更加低廉的算力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