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电网设施建设升级。构建网架坚强、分区清晰的主干电网,建设智慧高效、泛在互联的配电网,推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局域网、直流配电网。结合外电入浙±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度,推进特高压交流环网建设。增强与省外电网联络,消除电力输浙瓶颈。到2025年,全省110千伏以上变电容量达到6亿千伏安以上,线路长度达到7.6万公里以上。
500千伏电网:浙北电网重点结合白鹤滩至浙江特高压直流受端站配套送出,优化完善网架。浙中电网结合特高压交直流站配套送出以及甬舟沿海电源接入需求,优化宁波、舟山电网,缓解舟山联网跨海通道输送压力;理顺绍兴中北部电网,解决绍兴换流站送出不均衡问题。浙西南电网重点建设丽西变、浙西南网架优化工程,消除福建电力输浙瓶颈。浙东南电网结合台温沿海电厂扩建、海上风电等接入需求以及滨海变新建工程,构建台温沿海双通道。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4235万千伏安、线路长度2800公里左右。
220千伏以下输配电网:做好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供电配套。加快打造杭州、宁波等地局部坚强电网。统筹开展老旧电网设施改造。以保障民生用电为重点,持续建设新型城镇配电网。结合全省生产力布局,合理调整供区范围。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475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6646公里左右;新增110千伏以下变电容量6414万千伏安、线路长度9.0万公里左右。
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方向转型。逐步提升电力系统实时感知、广泛互联、安全可控水平,支撑大规模、高密度、多场景可再生能源、新型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全面推动以电网为核心的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增强电力系统清洁能源优化配置能力,推动调度运行智能化扁平化。构建双向互动、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发展灵活高效的有源配电网、有源微网、有源负荷。
提升电力系统灵活可靠性。积极探索发展新型储能设施,试点建设氢储能和蓄冷蓄热储能等项目,建成一批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开展电力需求侧响应,到2025年,电力精准负荷响应能力扩大到千万千瓦级,负荷侧调峰能力达到全社会最高负荷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