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电缆行业专项整治大升级。先是国家工商总局“盯”住电缆流通领域,随后质检总局升级专项检查,经信、住建、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等多部门联动执法。针对电缆企业的政策高压,比这这炎炎7月,更加酷热难当。众多中小电缆企业受波及,出现严重的生存危机。保守估计,其中20%已经关门倒闭!
今天是7月最后一天,关于7月新一轮电缆专项整治整体情况,目前并没有官方权威通报。但从已有零散公开报道来看,下面这些地方新一轮电缆专项整治已经有阶段性结果了。当然,这并非结束,专项整治还在继续走向深入。
安 徽 省
7月3日,安徽省政府成立由省经信、公安、住建、交通、工商、质监等部门组成的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5个督查组开展分片包干督查。随后,安徽各市、县政府或质监部门相继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电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电线电缆企业和产品专项监督检查:
7月9日,淮南市政府召开专题政府常务会议;7月10日,作为安徽省第三大电线电缆生产主产区的合肥市,以及安庆市、马鞍山市、亳州市、宿州市等召开质监局专题会议;7月11日,宣城市工商质监局召开专题会议;7月12日,芜湖市无为县召开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7月15日,六安市下发《六安市电线电缆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开展电线电缆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并要求在7月25日前,摸清、统计全市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上报;7月17日,滁州市召开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
7月24日,枞阳县政府官网报道,枞阳县对全县电线电缆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地毯式排查,对5家生产企业重点核查企业生产资质、技术合同、出厂检验、产品标识标注等情况,对2户企业3C认证证书暂停或过期期间仍在生产和1户伪造电线厂名厂址的企业进行了从重处罚;重点检查流通领域电线电缆产品是否存在以次充好、假冒或伪造认证标志、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注册商标等违法行为。
7月28日,黄山在线报道,黄山市从6月底开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流通领域电线电缆专项检查,虽未发现经营者有违法经营行为,但部分经营户存在未建立进销货台账、对供货商的主体资格未严格审查等问题。检查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05人次,检查经营户776户次。下一步,工商部门将继续加强对电线电缆经营户的日常巡查,构建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广 东 省
7月5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省经信委、公安厅、住建厅、工商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一致表态,联手共同整治。会议披露,截至6月30日,广东省质监系统对1203家企业进行了检查,立案查处55宗,注销生产许可获证企业11家,暂停和撤销强制性认证证书282和18张,对74家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
7月5日,云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消息称,云浮市开展新一轮全市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问题电线电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7月5日,揭阳市政府召开会议部署全市电线电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对电线电缆生产、销售、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目前,该市已检查电线电缆生产企业71家(次),并对14家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
陕 西 省
7月12日,陕西省政府召开全省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建立由省发改委牵头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求各牵头部门围绕6大重点任务,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消息,第二季度,共抽查了西安、咸阳、宝鸡、渭南、汉中、商洛、铜川、韩城、西咸等地48家生产企业的74批次电线电缆样品,其中电力电缆样品22批次、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样品52批次。经检验,综合判定合格样品61批次。
7月18日,汉川市质监局对3家抽查不合格电线电缆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就下一步做好整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汉川市共检查了4家企业,抽检电线电缆8批次,不合格4批次,涉及3家生产企业。
7月27日,据汉中市镇巴县政府官网报道,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流通领域电线电缆质量专项整治。本次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80人次,检查家电线电缆经营户136户,发现无照经营1户,未发现销售无厂名、厂址和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来源不明的电线电缆商品。
北 京 市
7月3日,北京市质监局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学习传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及其教训的通报》。市质监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区局(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稽查总队、市局直属事业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天 津 市
7月26日,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编制了《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自发文之日起,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成立市市场监管委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整治工作。
山 东 省
7月12日,山东商报报道,潍坊市组织开展电线电缆产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共抽取15家企业22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合格率为95.5%。
7月6日,临沂市质监局对全市5家抽查不合格电线电缆企业法人进行了约谈。约谈会上,市质监局要求相关县区质监局强化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加大对电缆电线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
河 南 省
7月17日,河南省召开全省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成立了省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组,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对省内328家电线电缆企业进行逐一排查,摸清电线电缆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和生产状况。同时,省质监局组成3个联合督导组,对重点地区的48家企业进行了实地检查和督导,坚持每周电话督导,第一时间掌握全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情况。
7月17日,永城市市质监局组织观看全省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并进一步安排部署全市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
7月24日,三门峡市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要求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面排查到位、整治规范到位、惩治处罚到位、日常监管到位,做到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电线电缆生产不出疏漏。
上 海 市
7月7日,上海市质监局召开全市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各区监管部门全面加强质量监管,立即开展本市电线电缆生产企业集中排查和检查行动。
四 川 省
中国网报道,成都市质监局公布二季度在全市生产领域对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等产品监督抽查结果。本次专项监督检查,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共抽查企业76家,合格75家,合格率为98.7%;抽查产品113批次,合格112批次,合格率为99.1%。其中,1个样本的绝缘平均厚度和绝缘最薄处厚度项目不合格。
甘 肃 省
7月11日中新网甘肃新闻报道,甘肃省工商局决定,至7月底,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流通领域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行动。
内 蒙 古
7月10日,内蒙古质监局召开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是求各地在前期已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对电线电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督促、再传导压力。
青 海 省
7月24日,青海省电线电缆产品专项整治暨重点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对“四查一整治”开展回头看,各地要以全面排查为手段,以打击违法为重点,确保排查到位、整治到位、完善应急预案到位。同日,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青海省质监局此前已组织对全省生产领域电线电缆产品开展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取6家企业生产的17批次产品,经检验5家企业生产的14批次产品合格,合格率82.4%。2家企业生产的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17.6%。按企业生产规模划分,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业数分别占抽查企业总数的0、16.7%、83.3%,不合格产品检出率分别为0、0、20%。不合格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绝缘平均厚度、绝缘最薄点厚度、绝缘失重试验、绝缘收缩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