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托举梦想 奋斗书写华章——线缆行业“全国工人先锋号”特写

    发布日期:2024/5/11 13:46:53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他们扎根一线,锐意进取,用劳动创造人生价值,以精诚担当吹响了“工人先锋号”。他们爱岗敬业,拼搏奋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他们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梦和劳动美的精彩篇章。下面,让我们聚焦电线电缆行业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一睹他们的优秀风采!


    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陈京南劳模创新工作室


    图片1.png


    陈京南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以市级劳动模范陈京南为技术带头人打造的科研平台,通过创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培养高技术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陈京南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一个汇集多领域专业人才的团队,涵盖生产工艺、技术工艺、物流仓储、培训学习及安全生产等关键领域。专业团队的创新实践和跨领域交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与此同时,创新工作室还常态化为成员和公司员工开展内部研讨会、专业培训会、外部交流会等活动,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使他们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

    此外,陈京南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鼓励职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双提升。截至2023年底,陈京南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获得国家级专利20多项,为企业创造近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我们创新工作室今年将扩大到300平方米,吸纳更多创新型技术人才,在获得全国荣誉基础上,我们将更加努力把创新、创造融入企业运行中,解决难点、重点、关键点、瓶颈点,继续发挥工匠精神,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陈京南表示。


    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公里级超导电缆运维班组


    图片2.png


    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公里级超导电缆运维班组是目前国内唯一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电缆系统完整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团队,潜心深耕20年,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实现零的突破,建设完成世界首条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从关键材料、电缆结构、顶管敷设再到运行维护均为该团队创新成果,为国家电网提供超导电缆工程化应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团队2003年开始研发高温超导电缆;2007年完成中国首套超导电缆生产装备的开发;2010年完成国内首套超导电缆系统及制造装备;2013年建成了50米长、35千伏的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示范工程,其运行负荷为世界之最;2019年承担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国产化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的建设,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在超大城市的腹地引入超导电缆,覆盖上海市徐汇区4.9万终端用户,年输送电量1.8亿度;2021年12月,世界首条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输电工程投入运行,创造了五项世界领先成果——第一个为城市负荷中心供电的超导电缆工程、输送容量最大的商业化运行超导电缆工程、输送距离最长的超导电缆工程、唯一采用全程排管敷设的超导电缆工程和唯一拥有双接头的超导电缆工程。

    二十年来,该团队致力改进超导电缆关键部件,不断提升真空绝热管的寿命,攻克技术难关,在严苛环境下进行反复测试,控制并消除雷电冲击、冷热循环、接头磨损、制冷系统故障等各类影响因素,使产品质量从实验室水平达到工程应用水平,真空免维护寿命由5年提升至10年,漏放气率(出厂)从10-5Pa*m³/s提升至10-7Pa*m³/s,真空度(出厂)从1-5Pa提升至≤0.5Pa。该工作填补了多项国际标准空白,核心技术国产化率100%,并且颁布超导电缆领域IEC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1项、机械行业标准1项和团体标准2项,正在编制能源标准1项和系列企业标准3项。

    该团队成员是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科研团队,在不断提升超导电缆制造技术的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超导电缆产业应用,克服世界范围内毫无借鉴经验的困境,自主研发运行控制系统,不断优化调控策略,建立了现场无人值守-远端实时监控-定期巡检的三位一体运维模式。运用数字化参数云端处理,实现数据共享、实时监控,减少人力依赖,团队成员只需调取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便能全面掌握系统动态,确保超导电缆运行于-196℃的液氮温区。通过该系统,准确获取了超导电缆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超导特性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多项成果取得了世界首创,形成了超导电缆生产、测试、设计和施工系列化标准,为超导电缆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自投运至今,已经为电网稳定供电超两年,历经严寒酷暑极端天气,系统实现智能调控。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商业化超导电缆输电线路通电2160.12A的满负荷运行记录。经电网用户全面监测与详细分析,验证了超导系统运行正常,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军品车间氟塑线班组


    图片3.png


    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军品车间氟塑线班组成立于2009年,是一个主要为航天产品和相关基地提供高品质电线电缆的综合型生产班组,主要产品涉及上万种规格,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通信等领域。

    长期以来,该班组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加强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打造“一岗多能”职工队伍,提升生产效能;创新班组管理方式,落实班组岗位责任,提升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精细化水平;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交流学习,增强体质,增进团结;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提高全员安全素养,有效保障班组生产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增强职工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2023年,班组较好地组织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确保了重点合同完成率100%,合同履行率达到100%,产品一次送检合格率达99.5%以上。2011年至今,班组共举办了操作技能知识、安全操作、现场6S管理、员工行为规范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十八期,定期做好各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情况记录,奖罚共存。

    班组紧紧围绕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主线。其中节约原材料是班组降成本的主力点。定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技能比武,还会组织员工户外拓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始终坚持质量、安全、现场、培训四结合的管理体系,以安全为契机,立足岗位、严细管理、务实创新。

    该班组曾先后于2017年、2022年获评航天九院“六好班组”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


    株洲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涨型工段


    图片4.png


    株洲兆源机电涨型工段是线圈产品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立于2018年,是一支能战斗、能奉献、敢担当、愿担当的团队。团队创建以来,以全员安全意识、全员质量意识为根基,高质高效交付两百万根线圈,始终守护“百万线圈”零缺陷、零事故,先后认领降本项目27项,配合研发组完成新产品开发180余项。

    创新是推动工段发展的不竭动力,该班组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探索新工艺,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技术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团队曾凭借优异成绩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荣获市级、省级“工人先锋号”殊荣。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高端特种电磁线研发项目组


    图片5.png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瞄准新产业,集合智力资源,成立了以青年技术骨干为主体的“高端特种电磁线研发项目组”。成员中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技师1人,中级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6人,初级技术员2人。项目组重点针对特高压输变电、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核能应用等领域开展科研立项、技术攻关和新品开发。在2023年获评“湖南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项目组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小扁线,解决了电磁线在绝缘可靠性、导体尺寸控制精度、高温粘结性能、换位导线结构等方面的高技术难题;研发的特高压输变电变压器用电磁线,弥补了省内技术空白,推动国家特高压项目发展,为发展西电东输、清洁能源做出重大贡献;研发超高温核电用电磁线,经过无数次的技术攻关,最终产品性能完全满足核电项目要求,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项目组成立以来,攻克了20多项关键技术,申报专利近30项。其中“新能源汽车800V以上高压驱电机用电磁线”“超大宽厚比烧结线”“风电用氧化铜绝缘利兹线”等11种新产品获得国家或省级新产品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组拥有并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提高了国产电磁线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在实现高端特种电磁线国产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线束工厂生产部装配二车间


    图片6.png


    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线束工厂生产部装配二车间,为适应智能工厂的技术要求,不仅积极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提高产业工人素质,而且形成了“师带徒、老带新”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