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架构不断升级 线缆企业开启“液冷竞跑”

    发布日期:2024/8/2 16:55:46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近日,“全球港口首座全液冷超充站”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天津港展区发布。此次投用的华为720kW全液冷超充架构将充电时间加快两倍以上,充满一辆重卡车辆的时间大幅缩减,显著提升了充电效率。在兼容存量电动作业车辆充电需求的同时,面向未来增长的充电需求也支持平滑演进技术。


    华为全液冷超充站.jpg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液冷超充驱动产业链升级,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近90亿元。在此背景下,布局液冷超充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连接充电枪与充电设备的液冷超充电缆则是其中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充电效率受充电电流限制,过大的充电电流易导致充电桩电缆导体与端子连接处发热,不仅限制充电效率增加充电时间,严重时甚至还会引发火灾。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出大电流、长寿命的新型充电桩和充电桩电缆。

    国内大功率充电技术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为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主张在GB/T 33594—2017《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和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基础上进行升级;另一条为国家电网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导的与国际接轨的全新超级充电技术标准。

    此外,部分企业执行IEC标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与普渡大学联合,基于过冷沸腾原理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液冷电缆,载流量可达2400A,最低需要1400A可使充电时间从20min缩短至5min。

    在国内企业的具体实践上,液冷超充电缆相关技术也在不断突破。

    一方面,耐高温、耐腐蚀、抗爆破、耐高寒、耐低温等特性成为电缆材料的标配,一系列新型材料应运而生。例如,超韧Si改性PC材料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耐氧化稳定性和耐候性;无卤阻燃PA66材料在保障充电插座的电绝缘性能的同时,满足环保安全要求。

    另一方面,突破续航焦虑瓶颈,“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的愿景考验着充电线缆的能力。

    2022年,远东电缆有限公司研发的液冷大功率充电电缆成功获得莱茵TÜV在国内颁发的首张液冷充电桩电缆产品认证证书,还通过了耐高温制冷剂腐蚀测试,具有优异的抗爆破、耐气候、抗UV测试、耐低温等特性。该电缆能同时实现导电和冷却液散热,相较于传统电缆,功率提升了3倍以上,载流能力大幅增强,而重量却减轻了50%以上,仅需3~5分钟,即可增加100km的续航里程。

    2023年,DEKRA德凯为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的液冷电缆产品EcoSense® EVC 8006颁发了DEKRA Type Approved Seal证书。该电缆产品顺利通过了IEC 62893-4-2的测试要求。

    此外,据无锡鑫宏业线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公司是《电动汽车充电用液冷电缆认证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之一,“公司联合吉利汽车率先研发出小外径、轻量化、大功率液冷充电线缆结构设计及加工工艺应用于‘极能’充电站,为国产超级充电桩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据悉,鑫宏业拥有液冷大电流直流充电桩电缆、液冷型高压电缆等多项自主专利知识产权。公司以新能源汽车车内高压线缆产品为切入点,与汽车行业客户进行同步开发;目前量产大功率液冷电缆,主要为新能源车超级充电使用,最大输电电流可以达到800A,电缆外径为30mm。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以及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3000万辆,正式进入产销年增一千万辆的时代。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992万台,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私人充电设施分别达到305万台、687万台,分别增长46%、6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可以预计,未来液冷超充电缆市场前景向好。不过,相关技术仍需继续探索,以进一步提高电缆的充电效率、安全性和适用性,缓解用户出行充电焦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