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临安电线电缆产业集聚了200多家企业,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开始我国通信电缆实行“光进铜退”战略,在这些企业当中又转型出20多家光缆企业,直到今天形成了光棒、光纤、光缆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完整的产业链往往意味着核心技术的掌握,对光缆来说,核心技术就是光棒。光棒、光纤、光缆在附加值的创造上,可以粗略估计为7:2:1,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光棒的重要性。
在临安,唯一能生产光棒的企业是杭州金星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它是临安光纤光缆产业链中的链主企业。放眼全国,光棒制造企业也仅10多家。光棒,也被称为光纤预制棒,是制造光纤的核心原材料,光纤电缆的性能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纤预制棒的质量。
“难在对设备、技术、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当时也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才促成金星通落地。”李明说,对光缆企业来说,十分依赖于上游光纤企业的供应,但供应小而需求大。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金龙光电成立全资子公司金星通,先后投入七八亿元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车间建设,终于在2018年企业实现自主生产光棒和光纤,目前年生产能力达到350吨光纤预制棒、1200万公里光纤。
在金星通,光棒生产车间均为1万级洁净车间标准,面积多达4.5万平方米。在100多名一线操作工人背后,还有24名研发人员。在这里,所有设备24小时运转,只在两年一次的检修中,机器才能停下。“在我们这里,没有过年放假这个说法,一方面是有订单要生产,另一方面工艺上要求设备不能冷却。”
投资很大,回报也很丰厚。金星通投产以来,产值逐年扩大,已经与母公司并驾齐驱,去年两家产值均超10亿元。效益显而易见,但金星通对金龙来说,还有着更大的意义。“掌握了光棒技术,对生产成本、质量和利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李明说。
金星通的光棒光纤也惠及本地光缆企业,和原先相比,供应量更有保证,假如从外地购买,仅物流费用就是不小的开支。金星通的光棒和光纤出口形势也向好,正在国际市场上打开局面,并在筹划新产品线特种电缆。
目光转向青山湖科技城,于2017年投产的浙江联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是临安首家光纤生产企业。和金星通相似,联飞光纤的落地也由临安本地电缆企业“催生”,当时多家企业因为光纤需求量大,与长飞光纤合资,成立联飞光纤。
长飞光纤是世界领先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供货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供货商。这次联手,得到临安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审批、建设、投产全面提速。联飞投产以来,生产线从最开始的8条扩增到20条,光纤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光电产业形势欣欣向荣。
联飞的落地,是临安光缆产业的第一次延链;金星通的投产,是第二次延链,并完整了产业链,对临安电缆光缆企业意义深远。20多家光缆企业与金星通、联飞光纤共同构成了光缆的产业链闭环,整个光缆产业因此变得完善而强健。
早在2018年,临安就根据该产业特征量身定制了《杭州市临安区电线电缆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18-2020)》,并拿出1亿元政策资金专项用于电线电缆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9年,临安电线电缆产业的改造提升工作获市级试点1500万元资金支持。
2022年,在为复合装饰材料和光电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示范样本的同时,对专项扶持政策进行迭代升级,出台《杭州市临安区关于全面推进三大特色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若干政策(2023—2025年)》。
区经信局党委委员兼产业科科长楼伟荣介绍,多年政策扶持有力推动了产业强链补链,临安线缆产业持续为全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去年,电线电缆获得省级产品主数据标准(培育)试点,临安区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
光纤光缆被喻为信息传输的“高速公路”,可以把“千里共婵娟”变成“天涯若比邻”。所以,在通信和数据通道的建设中,光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对临安本地企业和经济发展来说,拥有“棒—纤—缆”一体化光缆产业链,意味着行业影响力、市场资源配置和竞争力的优化和提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彰显区域特色。愿临安光缆产业在市场的洗礼下遇强更强、追光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