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她力量 | 上上电缆陈芳芳:精耕细作 谱写基层管理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3/13 11:03:37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2006年,19岁的陈芳芳来到上上电缆特缆分厂时,便与线芯班组结下了不解之缘。凭借自身的聪明劲和努力,没过多久陈芳芳就熟悉了生产工艺并当上了模头工,这一干就是5年。自2011年承担起线芯班长的重担至今,陈芳芳以精耕细作、沉心以待的工作作风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先后四次获评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313110226.jpg


    以匠心织就质量经纬


    在特缆线芯生产的精密领域,陈芳芳带领班组将“精耕细作”的智慧融入每一个细节。凭借多年的生产一线经验,陈芳芳的心里有着一本账,谁能做什么,谁适合做什么,谁应该做什么,好似一张技能、责任、应变能力的表格矩阵,班组人员素质全都在这张表上得以体现。只等到安排生产的时候在心中默默翻看,她便可以如排兵布阵一般安排妥当,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陈芳芳努力把自己的班组员工打造成完整的三级梯队,让新人在重复中锻造韧性,让中坚在挑战中磨练技艺,让骨干在攻坚中传承匠心。她把班组员工一个个培养成具备完善技能,敢于创新变革,勇于开拓前行的上上标杆。


    用巧思破解生产密码


    随着企业的发展,设备的更新既为生产增添了动力,也给生产、质量管理带来了难题。能用好设备,不仅节省材料还提高生产效率;用不好,经济效益会受影响,质量更会有波动。就拿50机台来说,其优点在于换规简单、螺杆短、材料浪费少,缺点在于生产速度慢;70机台的螺杆长、效率高,缺点是材料浪费大;还有双机头的设备,生产的线规存在局限,每次开车调试的时间长,掌握的人员也少。

    面对换规及效率的复杂课题,陈芳芳展现出“为有暗香来”的敏锐直觉。她将设备特性转化为战术图谱,以70机台形成“连续火力”主攻批量订单,用50机台展开“游击战”化解急单,使双机头设备成为狙击特殊线规的“高能火力点”。这种“设备兵法”既蕴含着“不与梨花同梦”的独到眼光,又体现着“抓铁有痕”的务实精神,让订单交付如同“雪后红梅”般既傲寒霜又守花期。


    让管理沉淀为文化基因


    在班组建设的深层逻辑中,陈芳芳将5S管理升华为素养培育。设备安装好的第一时间,她便开始组织物品的放置,通过工具架改造实现“杂而不乱”,借助色母粒分区演绎“乱中有序”,焊接料筒底座“化险为夷”,最终落实到制度中监督考核,公示奖惩,制度就在潜移默化中变成习惯,也就成为了员工的基本素养。这种管理智慧既似“空谷幽兰”般润物无声,又如“铁血丹心”般刚柔并济。

    在上上电缆,诸如陈芳芳的一线生产者、基层管理者,乃至中高级干部的巾帼们还有很多,她们以梅的坚韧突破技术壁垒,以兰的优雅重构生产美学,用柔韧的智慧在钢铁丛林中书写着新时代的“上河图卷”。愿这份“俏也不争春”的坚守,永远闪耀在高质量发展的星辰大海中。


    【原创声明】本文为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电线电缆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