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耕科技领域二十余载,科技研发成果累累,荣获“滁州市首届首席技师”、天长市首届“千秋英才奖”,入选“滁州市第一批(2017年度)名师带高徒名师遴选名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行业内的楷模。她就是安徽天康集团高级技师——万秀萍,现领衔省级“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秀萍技能大师工作室”。

行业贡献:创新引领,技术攻坚展风采
万秀萍自1994年投身天康集团电缆事业以来,在技术研发领域建树颇丰。九十年代,电缆导体结构还是以参照国标或同行的做法为主,在检验过程中,万秀萍依据多年的检测数据,在一次次对比下分析发现:每次检测铜的电阻率结构一样,其检测结构都不一样,有的时候会出现不合格现象,有的时候电阻率非常好。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连铸连轧工艺,是炉窑式的上引阀冶炼,冶炼后还要用炉子退火,每家也是过河摸石头,一直没有标准的工艺。面对这个问题,勇于创新的万秀萍下班回家后,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她就在旁边查标准、找资料、做实验,利用一次次检验试验数据进行生产方法和工艺改进,反复优化生产工艺。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数据,在她眼中都是通向成功的宝贵阶梯。
经过艰苦攻关,她成功将铜材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铜材电阻稳定,将电缆结构调整到极致。改进后的产品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性能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要求。这一工艺的改进,为集团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产能效率,有效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万秀萍主持和参与研发的电缆新产品有19项,其中8项新产品的技术水平国内领先,15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这些新产品多项获得了国家专利局的授权,其中包括3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她发明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有7项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成长感悟:破茧之路,砥砺前行绽芳华
回溯万秀萍的职业生涯,起点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她来到了安徽天康集团光电制造部电线电缆质量检验中心工作,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和对工人使用器具的培训。作为一名女性技术员,她遭遇着诸多质疑。传统观念认为,电缆行业技术复杂、体力劳动强度大,女性难以胜任核心技术岗位。但万秀萍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彻底激发,她白天紧跟项目跑现场,虚心向一线工人与技术前辈请教实际操作经验;夜晚挑灯研读专业书籍,钻研前沿技术理论。1997年,万秀萍在集团申报1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中,她第一时间参加内审员培训,通过考核顺利拿到“内审员证书”;她带领一班人严格按要求生产、加工、检验,在验收过程中得到考核组的一致认可,也获得了集团领导的赞赏。
在某新疆风力发电厂的项目上,电缆质量遭遇严重技术故障,进度陷入僵局。质量问题无小事,品牌建设大于天。面对这样的投诉,集团立即安排万秀萍前去处理。接到命令后,万秀萍孤身一人带着检测设备,远赴千里之外的边疆。在刺骨的北风中,万秀萍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前期积累的经验,来回不停地测试和定位。晚上,她一个人在宿舍里研究采集回来的数据,仔细分析。通过测量计算,万秀萍得出了大致的故障点。第二天,她再次赶到现场,勘察、计算、用手扒挖……终于,她找到了故障点。在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她坚守现场,紧盯每个环节,最终成功解决问题,让项目顺利推进。这次经历不仅让她赢得了客户的认可,更让她深刻领悟到,只要有坚定信念,不断突破自我,就能在困境中开辟出前行的道路。
展望行业未来,万秀萍认为,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电线电缆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她呼吁行业加大对电线电缆的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
榜样力量:薪火相传,引领后辈踏征程
在安徽天康集团,万秀萍不仅是技艺高超的领军人,还是工艺技能的传承者。她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导师带徒”活动,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对天康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自我技能不断提高的同时,她利用自编的《电线电缆基础知识培训》《电线电缆生产技能提升》《电缆生产过程中质量缺陷的识别与处理》等教材,定期组织对生产一线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了团队整体实力。名师出高徒,她先后培养了近20名技术人才。万秀萍用自己的言行,激励着身边每一位员工勇敢追求梦想,传承着“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精神。
万秀萍,这位安徽天康集团的技能大师、电缆行业技术能手,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电线电缆行业的广袤天空中闪耀着独特光芒。她的奋斗历程、创新成果、成长智慧与榜样力量,汇聚成强大的“线缆她力量”,照亮了行业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女性在这片领域绽放芳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