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随着110千伏空港变侧110千伏曹港Ⅰ回新建终端塔与GIS进线套管之间三相引流线顺利接通并通电,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实施的110千伏曹港Ⅰ回1至10号塔迁改工程顺利完成,也为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本次110千伏曹港Ⅰ回1至10号塔迁改工程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110千伏曹港Ⅰ回1至6号塔与110千伏曹白线1至5+1号塔同塔架设、110千伏曹港Ⅰ回10号塔与110千伏杏港Ⅰ回119号终端塔同杆架设,曹港Ⅰ回迁改期间曹白线、杏港Ⅰ回需陪停,同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原架空线路的拆除及新建电缆线路的的敷设和接入工作。
110千伏曹港Ⅰ回线路1至10号塔、杏港Ⅰ回107至115号塔迁改期间 110千伏空港变全停,有移动公司高原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公司大数据中心、青藏铁路公司海东西高铁站等重要用户,10千伏出线最大负荷达20.74兆瓦,需对21条10千伏在运线路负荷进行转移。面对挑战,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各阶段任务和责任分工。施工人员克服了地形复杂、地下管线交错等困难,采用先进的电缆敷设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位于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是青海省“十四五”教育重点工程。项目占地330亩,总投资5.12亿元,规划建设集教学实训、警体训练、科研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安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培训3000名公安专业人才、5000名在职民警的育人能力,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汉藏双语警务培训中心。
“校区选址区域原有9条架空线路纵横交错,既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又影响整体规划布局。”国网海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马育林表示,特别是110千伏曹临II回等主干线路的迁改,直接关系到教学楼、实训基地等核心建筑的开工进度。
面对这一“卡脖子”难题,国网海东供电公司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精心组织9条输电线路迁改入地工程,在海拔2800米的高原作业环境下,累计新建架空线路6.99千米,新建电缆22.26千米,拆除架空线路17千米。在施工组织方面,供电公司创新实施“零点工程”,将90%的带电作业安排在凌晨0点至5点进行;建立“社区服务直通车”机制,提前3天向沿线客户推送停电通知,施工期间居民投诉量保持为零。
截至目前,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已完成110千伏曹高Ⅰ回、曹高Ⅱ、曹临Ⅱ、曹驿Ⅱ、曹驿Ⅰ回、曹临Ⅰ回、曹港Ⅰ回迁改投运工作。5月20日前将完成110千伏曹白线、杏港Ⅰ回迁改投运工作。届时,制约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的障碍将被成功攻克,为这一省级重点教育工程按计划推进赢得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