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I正在重构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AI训练和推理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以及强大的运力保障。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显然是算力不足,算力焦虑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消失,这是所有工程师都在面临的共同挑战。
为满足AI时代算力需求,AI硬件架构迭代加速,智算集群规模不断扩大,Scale-up、Scale-out等技术持续成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模块的迭代周期也从过去的3~4年缩短到现在的1~2年。
目前,已经有云计算厂商开始部署1.6T。中际旭创表示,今年下半年800G将显著上量的同时,也有更多客户开始部署1.6T,预计1.6T有望保持逐季度增长,明年会有更多客户采用1.6T方案,显著放量。据了解,该公司正基于需求指引,持续进行产能建设。
新易盛则介绍,从目前市场需求及客户指引来看,预计1.6T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逐渐起量。该公司认为,行业景气度将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继续保持高位,公司将结合客户需求积极准备产能,确保订单交付。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虽然没有明确披露1.6T在市场上的相关情况,但在产品层面已经完全就绪。
公开资料显示,光迅科技已经推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款1.6T高速光模块。华工科技的1.6T自研硅光模块已经接到美国、中国知名OTT客户正式送样通知,1.6T ACC/AEC已经在美国知名OTT测试,准备小批量出货。
可以看到,AI驱动的算力焦虑正重塑光模块行业格局,800G部署显著加快,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而1.6T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预示着新一轮的竞争序幕已经拉开。未来,在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投入下,光模块市场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技术创新与产能响应将成为制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