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每年国际电联(ITU)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并在全球举办庆祝活动。今年,ITU将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连通目标2030:利用ICT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这是ITU对数字鸿沟和信息通信技术进展关注的延续。
连通2030,ICT行业迎来下一个十年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ICT行业在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ICT是加快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经济繁荣的催化剂、实现生态平衡的协调器,具有加速人类进步、弥合数字鸿沟和建设知识型社会的巨大潜力。在加快自身发展、夯实社会网络根基、繁荣数字经济产业,从而提振经济、带动增长,最终促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方面,ICT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联合国从2016年1月1日起启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通过15年的时间实现涵盖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ICT行业责无旁贷。为此,ITU积极响应,提出“连通目标2030”议程,设想实现“一个由互连世界赋能的信息社会,在此社会中,ICT促成并加速实现人人共享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步入2020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入了最后十年,ITU因此将2020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确定为“连通目标2030:利用ICT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以纪念过往成就,推动未来发展,最终造福全世界。
5G+“新基建”弥合数字鸿沟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发展的关键发展年。而今年“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表示。
“新基建”的一大关键便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核心形成的基础设施,可称之为数字基建,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信息网络融合创新演进形成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如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第二是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校园等。此外,还有三大正在兴起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值得关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5G在“新基建”中扮演重要角色,5G与“新基建”融合将弥合数字鸿沟。在Qualcomm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看来,未来十年,5G将推动移动技术成为“通用技术”,其影响力将如电力和互联网一样广泛和深远,促进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释放“乘数效应”。而据业界估算,2020年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可达7500亿元,其中5G等网络设施投资将达3800亿元,也可看出5G在“新基建”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全社会应关注5G“新基建”,同时培养创新的文化,积极利用5G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走出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表示。
在技术更迭和产业创新活跃的中国,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加快ICT基础设施升级步伐,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向2030年,ICT行业将围绕尽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优化提升网络供给质量,深化电信普遍服务,继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以更好地支撑和保障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我国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我国以及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