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具备向上突破条件

    发布日期:2020/11/16 14:54:27    来源:国泰君安    阅读次数:

    近期,国内外铜价表现迥异的原因是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国内铜价并没有选择走弱,表明支撑铜价的驱动依然较强。当前美国大选基本落地,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改善,在基本面出现边际转好的背景下,沪铜指数在震荡后可能选择向上突破,伦铜成交重心将继续上移。

    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改善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在总统大选中基本赢得美国大选,拜登将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计划未来十年内投入1.3万亿美元,进行包括交通运输、智慧城市、能源、水利、学校、网络等多领域投资,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同时,拜登支持自由贸易,有可能推动全球贸易关系修复,缓解全球贸易压力,进而提振全球经济。

    同时,全球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改善。美国11月议息会议维持基准利率不变,鲍威尔就资产购买的表态略“偏鸽”,强调会用全套工具来支持美国经济,至少以目前速度继续购买国债等。美国劳动力市场超预期改善,失业率降速显著快于预期,表明经济正在复苏。中国制造业持续回暖,10月中国制造业PMI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连续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内需和外需均在恢复。其中,中国10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进一步上行,美国对中国出口拉动效果明显。

    供需基本面边际转好

    铜矿供应维持偏紧格局,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低位。进口铜精矿现货加工费自8月中旬以来持续处于50美元/吨下方运行,进口亏损为200/吨附近。3月份以来,受疫情防控措施的限制,智利和秘鲁等主要资源国部分铜矿项目被迫减产,扩产和升级项目亦被推迟。全球主要铜矿生产企业预测全年铜矿产量同比减少24.25万吨,较年初的预测下降48.9万吨,其中,必和必拓、自由港、嘉能可、力拓等企业产量下降明显。

    三季度以来,海外铜矿生产缓慢恢复,但上半年失去的产量很难在后期得到弥补,铜矿供应偏紧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这是铜精矿现货TC保持低位的原因。同时,海外疫情依然存在恶化的可能,主要资源国铜矿供应改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预计2021年铜精矿长单加工费有可能为55美元/吨,低于2020年长单加工费62美元/吨。铜精矿长单加工费走低,将弱化2021年精铜产量预期。

    微观需求显示,铜材订单热冷不均,但整体出现向好的趋势。铜杆企业主动寻求订单出货降库,铜杆库存向终端转移。空调企业排产量提高,带动铜管订单增加和开工率的提升。铜板带终端消费持续修复,铜板带订单充足。终端消费持续改善带动需求端出现向好趋势。电网方面,1-9月,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1.8%,而1-8月累计同比增长0.04%,但是市场预期11月和12月国网订单依然存在较大规模投放的可能,将支持电网投资再次回升。同时,从远期看,“十四五”电网基建投资总规模将超过2.2万亿元,年均投资超过45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约500亿元。

    基建方面,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大幅增加,9月社融增量超预期。根据央行“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的提法,明年社融增速可能落在11-12%区间,预计和今年的水平基本相当。明年上半年社融增速有可能维持偏高速,对基建投资拉动效果将更加明显。

    房地产市场显示,地产融资或持续放缓,但近期房地产销售回暖,带动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增速加快。房地产市场转暖以及海外市场改善,对家电消费有促进作用。汽车方面,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8%,实现连续4个月8%左右高增速,而且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亦对铜需求有更加明显的带动。

    总体来看,宏观面持续改善,美国就业市场持续转好,中国制造业持续回暖。基本面上,铜矿供应维持偏紧格局,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低位,将弱化未来精铜产量预期;微观需求整体出现向好的趋势,终端消费存在持续改善预期,预计铜价在震荡整理后大概率选择向上突破。

    (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