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公司技术监督科科长、国家级技能大师韩其芳,带着扎根一线的调研成果和8份沉甸甸的代表建议,以履职尽责的热忱与担当再度亮相北京。这位从车间走出的“人大代表”,用30年匠心积淀和3年履职实践,将基层声音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力量,用8份建议直击发展“七寸”。
韩其芳自1990年代加入晨光电缆以来,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从普通技工成长为行业技术领军人物。他主带领团队攻克40余项技术难关,获国家级、省级科研奖项十余项。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韩其芳将“工匠方法论”注入履职实践,这种“制造精度”让他提出的建议曾多次得到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有的被列为重点督办件,更让他履职信心倍增。
“我是一名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把基层一线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去。”韩其芳说。作为车间走出的人大代表,他的履职坐标永远定位在生产线与人民大会堂的连接点上,既要做精密电缆的“质量守门员”,更要当基层民意的“连心桥导体”。
“今年我准备了8份代表建议。”
“我一直认为,人大代表就是要敢于发声、敢于较真、敢于亮剑。”
今年提交的8份建议延续了韩其芳“问题从一线来、对策往实处落”的履职特色:破题融资难,提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让“好技术”代替“重资产”成为融资通行证;疏通转化堵点,呼吁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加速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线转化;守护新业态,针对即时配送行业起草立法建议,为500万骑手织就“安全网”;剑指氢能瓶颈,创新提出氢能车辆高速通行费减免政策,助推绿色交通革命。
这些建议既彰显专业深度,又饱含民生温度。此前他提出的“工匠人才培育”“产业链数字化”等建议,已推动多项政策落地,成为“技术报国”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