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办厂到“小巨人”:多角线缆的“常青”秘诀

    发布日期:2025/11/6 15:48:22    来源:海盐发布    阅读次数:

    一根电线的质保期是多少年?一家企业能生存多久?很难给出一个精准答案。在海盐,有这么一家电线电缆企业,坚守主业半个世纪,品牌家喻户晓,质量有口皆碑。从一家村办企业发展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家企业就是嘉兴多角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角线缆”)。


    640.png


    每天早上七点半,位于县城海兴西路旁的多角线缆准时开门。同时开门的还有企业零售大厅。虽然深藏厂内,但顾客络绎不绝,有电工,有建材商人,还有普通市民。


    朱六康从事电工行业40多年,18岁入行时,就知道海盐多角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过硬。“电工师傅都是口碑相传。本地老百姓用电线首选多角。40多年了,品质没变过,都是国家标准,没有低品质的非标电线。”朱六康说。


    胡敏伟是一家建材店的工作人员,该建材店已与多角合作近20年。“海盐人都知道,乡下家里造房子,要用好点的材料时,基本都用多通牌电线电缆。”胡敏伟说。


    微信图片_20251107155737.jpg


    多角线缆的前身为成立于1974年的浙江省海盐电线厂,是一家村办企业,当时使用“多角”商标。1994年成立嘉兴多角电线电缆有限公司,2002年注册品牌商标——多通牌,对外开始统一使用多通商标,取代原“多角商标,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多角线缆的档案室内,积累着一摞省市县市场监管部门和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最早的一份为1986年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报告。从有记录的这一年开始,公司生产的电线电缆在各级政府质量监督的抽查中全部合格,连续多年无一不良记录。


    正是这份对质量的极致追求,让公司成为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并于近期通过了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复审。


    常青秘诀一:好材料好品质


    公司的电线电缆从原材料就开始把控,铜导体采用质优但价格贵的纯度99.99%无氧铜丝。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和生产工艺,对每一道工序层层把关,自检、专检、巡检、互检,做到圈圈都是合格品,不合格品不出厂。为此,企业还专门采购测试室用的检测仪器,自我加压。


    移动用橡套电缆、雷达线、仪表线、设备配套电缆、防火电缆、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线、风力发电电缆、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电缆、新能源汽车用电缆……这些年,多角线缆的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常备库存就有500种。公司也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


    常青秘诀二:自我革新 拓展国际赛道


    为了跟上市场步伐,多角线缆早在2004年便成立了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6年投入1000万元开展技术改造,成为海盐最早一批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之一。目前,这家“老牌”企业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造,将5个车间、78个岗位数据全部打通,甩掉“一个产品六张卡片的冗余,轻装上阵。同时,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用过硬的品质和技术,走上国际赛道。


    对内苦练内功,对外开拓市场。在国内市场趋稳的同时,该公司凭借过硬的品质与技术积极谋求海外订单,公司经理宋美芬表示:“通过持续推进外贸业务,我们的橡胶电缆在埃及海边码头已实现两千多万元的业务额,最近又新增了数百万元的订单,这让我们对2026年的销售充满信心。”


    常青秘诀三:企业文化 诚信为本


    在多角线缆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老员工占50%,新员工也占50%。新员工有新员工的活力,老员工有老员工的经验,如何让两个群体凝聚在一起,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企业自有一套办法。


    董事长顾观法习惯把企业市场、产品等分析会议放到食堂里,组织年轻员工和骨干一边聚餐一边探讨企业未来和产品开发。“‘拼’和‘品’是企业以品质求生存的理念的关键,这个是立身之本。”顾观法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