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古光通信:一根光纤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

    发布日期:2025/7/29 16:13:11    来源:陕西网    阅读次数:

    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蕴含着惊人的数据传输能力,可同时容纳几十亿人在线通话,其传输速度之快,仿佛能追光逐电。

    我国第一家研发生产光纤光缆的企业——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一根光纤背后藏着怎样的“智造密码”?


    西古光.jpeg

    7月25日,在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光缆制造车间,工人在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在光纤制造车间,经过拉丝塔,一根直径15厘米、长3米的预制棒,在超过2000℃高温的炙烤下,发出炫目光芒。

    “预制棒经过高温软化,通过牵引力拉成细丝。”光纤制造车间负责人杨婧说,整个过程最难的是既要保证包层、心层等比例拉成头发丝般的细纤,又要保证高速运转时不断纤。

    经过加热、冷却、投敷、收线等工序,预制棒被制成一根直径仅为125微米的光纤。这些光纤随后进入光缆制造车间,经过套塑、成缆、护套等工序,被包裹上“外衣”,变身为不同粗细的光缆,一圈圈绕匝在盘具上。

    在2.8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数十条数字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无人车往来穿梭,只有零星几名工人在核验产品。

    “这在传统生产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光缆制造车间负责人张刚飞说,公司建设5G智慧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了25%,生产异常发现时效提升了80%,安全隐患识别率提升了80%,每年降本增效累计等效减排19.5%。

    作为中国光通信行业的先行者,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前身是西古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曾参与我国第一个应用光纤通信的铁路工程——大秦线、国内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深线等建设,并为北京亚运会、青藏铁路等提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2000年以后,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速,光纤光缆的需求量激增。然而,公司未能把握住机遇,错过了发展黄金期。”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正中说,短暂的落后,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紧跟市场、创新技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近些年,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通过布局智能化数字工厂、绿色工厂等,不断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积极扩大产能,拓展应用新场景,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光纤光缆年产能达到“双千万”,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及检测基地之一,服务网络覆盖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商,以及轨道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等领域。

    除了产能的飞跃,产品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每根光纤的内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芯变成多芯,信息传输的速度翻倍。

    产能、品质大幅提升的背后,是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依托数字化变革,精益求精地不懈追求。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公司依托5G+AI工业互联网架构融合各类数据,成功打造西古光通5G智慧工厂,实现数据驱动决策的智能化。

    “传统制造业面临生产效率低下、设备运维困难、数据孤岛等痛点。”司正中说,西古光通5G智慧工厂将生产精益化、工厂智能化、管理信息化与智慧工厂深度融合,重新定义“智造”新方式,全方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西古光通5G智慧工厂首次将碳排放数据全面纳入生产排产模型,运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生成兼顾生产效率与低碳目标的最低碳排放排产方案,实现生产与碳排放动态平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尝到了数字化变革带来的“甜头”,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成立系统集成事业部,积极探索生产制造以外的新业务。目前,公司提供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方案设计和系统部署服务。

    “依托物联网、5G、AI等全域感知能力,我们打造可视、可管、可控的校园镜像空间,推动校园智慧化、人性化管理。”该公司系统集成事业部设计研发负责人杜学文说,目前,公司已经与西安市十多所学校开展了合作。

    新业务的拓展,不仅累计创收8500万元,还推动企业从制造商加快向服务商转型。

    “智慧校园项目利用视频和语音AI预警技术,可以在隐蔽区域,实现一键报警、远程喊话,有效预防校园霸凌事件发生。”西安市七十五中信息化主任李星说,从事后管理到提前预警,智慧校园项目有效消除了数据壁垒,提升了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

    由于在技术应用、数据融合、场景创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西古光通5G智慧工厂的技术框架被纳入《陕西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指南》,成为省内重点推广的技术路径,并入选全国“5G+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陕西省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带动西北地区多家工厂智能化改造,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最新数据显示,陕西5G基站总数达12.3万个,移动电话用户近5200万户,万兆无源光端口72.9万个,固定宽带2029万户,宽带用户下载速率同比提升21.8%;西安、榆林等8市迈入千兆城市行列。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生产生活。光纤光缆作为通信基础设施,需求量持续增长。”司正中说,公司将抢抓机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更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