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缆:数字化助力“智”造升级

    发布日期:2022/8/5 13:42:48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性产业,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走过64年风雨,在一次次改革浪潮中,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没有盲目扩张,也不急于求成,而是紧跟时代步伐,坚守电缆主业,书写了国内电缆业的奇迹。

    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企业共识。数字化转型既是要求行业企业充分挖掘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生产、管理、物流仓储等的信息化服务水平,亦是行业企业面临的新时代数字化浪潮,对行业企业降本增效,激发企业创新增长活力有重要作用。

    作为目前我省最大、生产能力最强、产品品种最齐全的电线电缆企业,太阳电缆曾获全国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福建省企业评价中心的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太阳电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坚守电线电缆主业,纵向延伸,横向整合,坚持新优特”的发展战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积极推动电缆制造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持续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逐渐成长为中国电线电缆10强企业,先后成功中标人民大会堂、奥运工程、三峡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厦门机场、咸阳机场、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天津地铁、深圳地铁、成都地铁、亚运工程等大型项目,享有良好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技术创新永不停步


    走进太阳电缆建筑用线智能制造项目、太阳高新年产10万吨电缆料项目生产车间,只见全自动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不知疲倦的忙碌着,电缆制造的成圈、扎带、包膜、热缩、贴标、装袋等工序自动完成,科技感十足。

    “我们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层共挤绝缘新技术和在线检测技术使产品更安全、更环保、更省电、更阻燃、更长寿。人均生产效率提高50%。”公司常务副总裁徐建忠介绍,2017年4月,太阳电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2025智能制造”的号召,建设建筑用线智能制造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可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门槛,有效保护太阳核心产品。

    这仅仅是太阳电缆公司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大力研发和生产各种电缆的一个缩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太阳电缆的创新基因由来已久。


    早在1982年,太阳电缆就在全国电缆行业首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水平一跃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1990年、1994年、1998年,公司相继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技改,产值和销售额不断攀升。

    此后,太阳电缆把目光瞄向了国际高端产品,于2004年和2006年进行两次大规模技改,实现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到自主研发的新蜕变。公司研发的船用特种电缆,先后通过美、德、法、英、日、意等国船级社的认证。

    2013年,公司研发的光伏电缆通过了德国莱茵TUV集团认证,获得国际市场的“敲门砖”;2017年,延伸产业链,进军电缆高新原料;2018年,智能制造、家装电线全面升级,“百亿车间”诞生——控股子公司太阳铜业年产22万吨连铸连轧铜杆生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2020年,太阳电缆投资1亿元推进补短板扩产能技改,新建交联电缆生产线,在拉丝生产线引进德国机具……

    “公司一贯注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工作,先后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奖项和资质。每年科技创新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均在3%以上。2017年至2020年,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费用总额近5亿元。”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范德发介绍,“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坚持技术改造升级,尤其是近几年技改速度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完成了太阳电缆城建设、建筑用线智能化技术改造等多项重大技改项目,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8亿元。”

    公司董事长李云孝表示,在发展之路上,太阳电缆深耕电线电缆行业,以过硬的产业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为万家灯火及幸福人生保驾护航。


    每根电缆都有专属“身份证”


    “作为全省首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的电缆企业,我们目前已完成中高压电缆产品表面喷印Ecode码的整套流程及功能,赋予了该类产品独一无二的‘电子身份标识’,让每根电缆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谈起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徐建忠的言语充满自豪。

    身份证代表我国合法公民的身份,有了身份证可以畅游天下;企业的产品如果也拥有一张专属“身份证”,亮出好品质,同样可以走向世界。

    “在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部分企业为获取违法利润,低价低质竞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徐建忠说,市场上就曾出现过假冒伪劣的“太阳”牌电缆产品,对太阳电缆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公司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回应市场需求,也是公司自发地在质量体系上进行一次紧跟时代步伐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革。”

    2021年8月,太阳电缆营销管控系统和CAPP及质量可追溯Ecode码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组正式成立。项目组配合上海缆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团队进行系统安装、流程优化、培训实施等工作,积极推进Ecode标识在电线电缆产品中的应用,支持Ecode标识电线电缆应用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

    2021年9月,太阳电缆中压电缆正式启用Ecode码质量追溯系统,在电缆产品表面喷印Ecode码及数字,合格证上打印码Ecode,信息上传至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中心。

    “原先,线缆产品防伪方式都集中在合格证上,与产品无法关联,防伪成本高。”项目组成员、太阳电缆企管部数字化运营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思明介绍,通过建设基于Ecode码的质量追溯体系,从喷码机、企业数据中心、电线质量管理与分析平台、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大数据管理与相互验证,有效解决Ecode码复制与防伪的问题。“一品一码,客户只需用手机扫描Ecode码即可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信息。”

    经过近9个月的试点,2022年5月24日,太阳电缆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建设项目验收会召开,上海缆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太阳电缆颁发项目验收证明证书。

    “质量是企业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上海缆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飞表示,作为全国46个“首批应用Ecode标识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先行先试单位之一,太阳电缆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达到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数字化保障能力A级水平的企业。“太阳电缆敢于向社会公开质量信息,率先对产品质量‘亮剑’,正是对自己产品质量高度自信的表现。”


    让工厂会“思考”更智慧


    在太阳电缆总部二厂生产车间,轰鸣声中可以看到一台台或大或小的设备正在飞速运转,盘绞机、挤塑机、成缆机等设备被一根根电缆串联成一线,绞制、绕包、绝缘、温水、复绕、成缆、护套等工序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车间内工人不多,但却井然有序,这多亏了数字化转型,生产设备经过智能改造,更‘智慧’了。”生产部裸线工段绞制一组班长,电线电缆制造工高级技师袁建平说。

    面对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从2020年开始,太阳电缆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开启5G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以5G技术为核心,以MEC智能边缘云为驱动,基于5G网络的超高可靠、超低时延、超大带宽等优质特性,打造人、机、料、法、环等全要素泛在互联,最终实现太阳电缆5G智能制造。

    “数字化转型前,公司内部以手工+办公软件开展工作为主,在营销业务数据收集、产品工艺参数修改、标准版本迭代、生产制造管理、检验检测追溯等方面难以进行,导致业务数据时常丢失、员工工作效率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外接客户业务出现‘断层’,质量无法全过程追溯和监管,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公司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徐建忠介绍。

    太阳电缆运用5G网络、大数据、云存储、机器人、平台安全等新技术,先后对公司存在的财务管理低效、外部监造对接、信息数据分散,生产管理不畅、业务渠道冲突、质量追溯困难、工艺设计等问题,先后实施ERP软件二期升级项目、国网平台接入项目、5G智慧工厂项目、MES生产管理项目、营销管控平台项目、Ecode码产品质量追溯项目、CAPP电缆工艺制作项目等建设,企业各项业务向数字化转型。

    “这几年,通过信息数字化建设,公司在生产效率、研发能力、质量保障、管控成本、节能降耗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经比较分析,实施数字化运用的工作岗位生产效率普遍提高5-20%,研发周期缩短约10%以上,产品质量做到全流程追溯和监管,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约5-10%。”公司副总裁、董秘江永涛说,太阳电缆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智慧仓储物流管理、电缆智造工艺升级等智能制造目标,全面提升太阳电缆的产品质量水平、市场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建设完善的过程。


    展望未来,太阳电缆将进一步树立数字化转型意识,全面导入精益制造模式,加快生产、业务流程数字化线上化,以智能提升运营效率,以数字驱动业务发展,让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打造面向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数字工厂”和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出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文章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速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