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外媒发布了2025年6月全球橡胶轮胎市场报告,在汽车市场格局突变、全球贸易争端频发的今年,原配轮胎和替换轮胎市场走势也大相径庭。
综合来看,在欧美市场,由于进口轮胎增加、电动汽车轮胎以及SUV的持续需求驱动,原配轮胎销售继续下滑,而替换轮胎适度增长。在世界其他各地区,销售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亚洲和中国继续在相对脆弱的市场中充当稳定器。
欧洲:原配轮胎市场下滑严重
在欧洲,6月的替换轮胎市场销量略有上升,尤其是在乘用轮胎领域,受益于全季轮胎及细分市场轮胎销售量的增加,乘用车轮胎销量保持正增长。
但据行业分析,这些销售量的增加并不是来自消费需求,而是经销商在预期的轮胎关税前增加了存货。
相比之下,由于建筑、农业以及物流的缓慢增长所致,欧洲卡客车胎和非公路轮胎销售依旧脆弱,长期也很难看到回暖迹象。
2025年6月,全球汽车销量约755.9万辆,同比下降3.8%,其中,仅亚洲市场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其余市场销量均同比下降,其中,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9.8%至144.9万辆,对原配轮胎市场来说无疑是不小的冲击。
北美:橡胶轮胎市场一片混乱
北美橡胶轮胎市场在关税政策的干扰下,与往年相比在整个行业出现了多层级的骚动,轮胎制造商、经销商、终端门店都在盘算着未来的新打算。
首先,由于经销商在关税先积极囤货,导致过多库存,造成6月北美橡胶轮胎生产放缓。
尽管在数据上,替换轮胎销量略有增长,但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进口量的增加,而不是来自轮胎的零售市场的需求提升。
6月,北美终端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SUV以及混合动力的车型,其中大尺寸和高性能轮胎依旧是趋势。
据美国业内调查显示,多数从业者表示,现在零售市场非常疲软,政府对进口轮胎和零部件征收更高关税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正在影响售后市场。
经销商也承认,随着进口橡胶轮胎成本的提升,预计代销美国本土轮胎品牌更有竞争力。
中国:本土品牌实现领跑
相比于欧美国家的任意,今年6月份中国的原配轮胎和替换轮胎市场都保持稳步增长。
受益于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持续补贴和市场对中型汽车的需求,原配轮胎市场表现强劲,中国制造和消费者的信心让这一市场未来更具增长动力。
数据显示,2025年6月亚洲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0%至约404.1万辆。其中,中国前6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 分别达到1562. 1万辆和1565. 3万辆. 同比增长12. 5%和11. 4%。
该外媒尤其指出,随着内外资品牌的此消彼长,中国国产品牌在原配轮胎和替换轮领域都实现了领跑。
在整个亚太地区,总体表现平稳,这与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恢复以及城市的扩建有关。